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26页 |
1.1 研究源起 | 第18-22页 |
1.1.1 时代背景 | 第18-20页 |
1.1.2 “空心村”与“拟城化的乡村” | 第20-21页 |
1.1.3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 | 第21-22页 |
1.1.4 研究意义 | 第22页 |
1.2 研究范围、对象与内容 | 第22-24页 |
1.2.1 研究范围 | 第22-23页 |
1.2.2 研究时间界定 | 第23页 |
1.2.3 研究内容界定 | 第23-24页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学科研究综述与实践 | 第26-33页 |
2.1 相关概念解释 | 第26-27页 |
2.1.1 乡村 | 第26页 |
2.1.2 乡村转型 | 第26-27页 |
2.1.3 乡村空间演变 | 第27页 |
2.2 国内外理论研究概述 | 第27-30页 |
2.2.1 社会学 | 第27-28页 |
2.2.2 人文地理学 | 第28页 |
2.2.3 历史学 | 第28-29页 |
2.2.4 景观生态学 | 第29页 |
2.2.5 城乡规划学 | 第29-30页 |
2.3 国内外相关实践 | 第30-32页 |
2.3.1 国外乡村转型运动实践 | 第30页 |
2.3.2 国内乡村转型实践 | 第30-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乡村转型与乡村空间演变 | 第33-46页 |
3.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转型阶段划分 | 第33-35页 |
3.1.1 基于土地的乡村自然发展阶段(1978至1980年代初期) | 第33页 |
3.1.2 乡村工业化驱动下的乡村转型(1980-1990年代中期) | 第33-34页 |
3.1.3 乡村单向向城市输血的乡村转型(1990年代中期—2000年代初期).. | 第34-35页 |
3.1.4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转型(2000年代中期至今) | 第35页 |
3.2 当代乡村价值的再认知 | 第35-38页 |
3.2.1 乡村的农业价值 | 第35-36页 |
3.2.2 乡村的生态价值 | 第36-37页 |
3.2.3 乡村的文化价值 | 第37-38页 |
3.3 乡村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38-42页 |
3.3.1 乡村非物质因素的转型 | 第38-39页 |
3.3.2 乡村物质空间的转型 | 第39-42页 |
3.4 乡村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 | 第42-44页 |
3.4.1 经济因素 | 第42-43页 |
3.4.2 自然因素 | 第43页 |
3.4.3 社会因素 | 第43-44页 |
3.4.4 宏观政策因素 | 第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环巢湖地区乡村空间构成要素解析 | 第46-71页 |
4.1 环巢湖地区演变 | 第46-50页 |
4.1.1 巢湖演变 | 第46-47页 |
4.1.2 环巢湖地区乡村空间形成影响因素 | 第47-50页 |
4.2 物质空间要素 | 第50-67页 |
4.2.1 宏观乡村形态 | 第51-56页 |
4.2.2 中观乡村肌理 | 第56-62页 |
4.2.3 微观乡村节点 | 第62-66页 |
4.2.4 环巢湖地区物质空间要素特点 | 第66-67页 |
4.3 精神空间要素 | 第67-70页 |
4.3.1 文化习俗 | 第67-68页 |
4.3.2 社会生活 | 第68-7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环巢湖地区乡村转型的矛盾与空间演变需求 | 第71-83页 |
5.1 环巢湖地区乡村转型的趋势 | 第71-76页 |
5.1.1 空心村现象 | 第71-72页 |
5.1.2 线性蔓延现象——长临河镇宝塔村 | 第72-73页 |
5.1.3 集中型社区建设——六家畈安置区 | 第73-74页 |
5.1.4 旅游型乡村建设——三瓜公社 | 第74-75页 |
5.1.5 转型的特点 | 第75-76页 |
5.2 环巢湖地区乡村空间需求分析 | 第76-80页 |
5.2.1 调研对象的选定 | 第76页 |
5.2.2 问卷内容的确定 | 第76页 |
5.2.3 调研数据的分析 | 第76-79页 |
5.2.4 调研结论 | 第79-80页 |
5.3 环巢湖地区乡村空间演变的矛盾 | 第80-83页 |
5.3.1 分散还是集中 | 第80页 |
5.3.2 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 | 第80-81页 |
5.3.3 传统还是拟城化 | 第81-83页 |
第六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空间演变的策略与途径 | 第83-91页 |
6.1 乡村空间演变的基本导向 | 第83-85页 |
6.2 环巢湖地区乡村物质空间的演变策略 | 第85-89页 |
6.3 环巢湖地区乡村精神空间的转型策略 | 第89-9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1-92页 |
7.1 创新点 | 第91页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5页 |
附录 :环巢湖地区乡村空间演变调研问卷 | 第95-9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97-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