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物理学论文

地膜覆盖和施肥条件下外源碳在土壤团聚体中的赋存和转化机制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一章 前言第13-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4-20页
        1.2.1 土壤有机碳与团聚体的关系第14-15页
        1.2.2 施肥和地膜覆盖对土壤有机碳和团聚体的影响第15-17页
        1.2.3 ~(13)C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农田土壤有机碳中的应用第17-20页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20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0-21页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第21-22页
        1.5.1 研究内容第21页
        1.5.2 研究创新点第21-22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2-29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22-23页
    2.2 试验材料第23页
    2.3 试验设计第23-24页
    2.4 技术路线第24-25页
    2.5 试验方法第25-27页
    2.6 计算方法第27-29页
第三章 覆膜和施肥条件下土壤及团聚体总有机碳的赋存与转化第29-39页
    3.1 覆膜和施肥处理条件下全土中新加入秸秆C的赋存第29-31页
    3.2 覆膜和施肥处理条件下土壤各粒级总有机碳的赋存与转化第31-35页
        3.2.1 覆膜和施肥处理条件下各粒级团聚体中总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第31-32页
        3.2.2 覆膜和施肥处理条件下各粒级团聚体中新加入秸秆C含量的分布和转化第32-33页
        3.2.3 土壤团聚体内秸秆C的动态变化第33-35页
    3.3 讨论第35-37页
        3.3.1 覆膜和施肥对新加秸秆碳在团聚体内分配的影响第35-36页
        3.3.2 覆膜和施肥处理条件下新加秸秆碳对土壤团聚性的影响第36-37页
    3.4 小结第37-39页
第四章 覆膜和施肥对外源碳在水溶性有机碳的赋存与转化过程第39-51页
    4.1 覆膜和施肥处理条件下全土中水溶性有机碳及其秸秆碳的动态变化第40-42页
    4.2 覆膜和施肥条件下团聚体中水溶性有机碳及其秸秆碳的动态变化第42-46页
    4.3 讨论第46-49页
        4.3.1 覆膜和氮肥相互作用提高水溶性有机碳中新添加的秸秆碳含量第46-47页
        4.3.2 微团聚体有利于外源碳转化为水溶性有机碳第47-48页
        4.3.3 微生物有利于秸秆碳向水溶性有机碳转化第48-49页
    4.4 小结第49-51页
第五章 覆膜和施肥条件下土壤颗粒有机碳的赋存与转化第51-61页
    5.1 覆膜和施肥对全土颗粒有机碳分布的影响第52-55页
        5.1.1 覆膜和施肥条件下全土中颗粒有机碳和新加入秸秆C含量的变化第52-54页
        5.1.2 全土中新加入秸秆C对颗粒有机碳的贡献第54-55页
    5.2 覆膜和施肥对团聚体各粒级颗粒有机碳的赋存与转化的影响第55-58页
        5.2.1 覆膜和施肥条件下团聚体各粒级颗粒有机碳及其秸秆碳赋存与转化第55-57页
        5.2.2 团聚体中新加入秸秆C对颗粒有机碳的贡献第57-58页
    5.3 讨论第58-60页
        5.3.1 有机肥对土壤颗粒有机碳的影响第58-59页
        5.3.2 团聚体对秸秆碳的固持作用第59-60页
    5.4 小结第60-61页
第六章 覆膜和施肥条件下土壤微生物量碳的赋存与转化的过程第61-75页
    6.1 覆膜和不同施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赋存与转化的影响第63-66页
        6.1.1 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动态变化第63-64页
        6.1.2 覆膜和施肥条件下新加秸秆碳在土壤微生物量碳中的变化第64-66页
    6.2 覆膜和施肥条件下秸秆碳占微生物量碳比例的变化第66页
    6.3 秸秆碳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贡献第66-70页
    6.4 讨论第70-74页
        6.4.1 覆膜和施肥条件对微生物生长和生物量积累的影响第70-71页
        6.4.2 施肥和覆膜促进微生物对秸秆的利用第71-72页
        6.4.3 覆膜和施肥促进外源秸秆碳转化为微生物量碳第72-74页
    6.5 小结第74-75页
第七章 结论第75-77页
    7.1 主要结论第75-76页
    7.2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95页
致谢第95-98页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文章第98-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轮作体系下长期施肥对黑土养分平衡与腐殖质组分及结构动态变化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水稻抽穗期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叶色突变体pgl3的基因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