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10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7-8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0-1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第二章 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类型 | 第12-22页 |
2.1 PPP项目模式分类 | 第12-14页 |
2.1.1 外包类 | 第12页 |
2.1.2 特许经营权 | 第12-13页 |
2.1.3 私有化 | 第13-14页 |
2.2 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特征分析 | 第14-15页 |
2.3 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收入来源 | 第15-16页 |
2.4 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模式研究 | 第16-22页 |
2.4.1 杭州模式 | 第17-18页 |
2.4.2 香港模式 | 第18-19页 |
2.4.3 深圳地铁4号线二期项目 | 第19页 |
2.4.4 英国模式 | 第19-20页 |
2.4.5 新加坡模式 | 第20页 |
2.4.6 国内外PPP项目模式对比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社会资本分析 | 第22-26页 |
3.1 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社会资本角色定位 | 第22-23页 |
3.1.1 社会资本界定 | 第22页 |
3.1.2 社会资本职能分析 | 第22-23页 |
3.2 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社会资本的作用 | 第23-24页 |
3.3 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社会资本承担风险 | 第24-26页 |
第四章 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社会资本退出方式 | 第26-39页 |
4.1 社会资本退出机制政策分析 | 第26-28页 |
4.1.1 明确退出安排的重要性 | 第26-27页 |
4.1.2 拓展多渠道退出机制 | 第27-28页 |
4.1.3 资产证券化的政策支持 | 第28页 |
4.1.4 股权变更限制 | 第28页 |
4.2 社会资本退出机制的常见路径 | 第28-31页 |
4.3 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社会资本退出资产证券化设计 | 第31-39页 |
4.3.1 构建资产池 | 第32页 |
4.3.2 组建特殊目的实体(SPV) | 第32-33页 |
4.3.3 信贷资产证券化定价模型设计 | 第33-36页 |
4.3.4 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定价模型设计 | 第36-37页 |
4.3.5 信用增级 | 第37-39页 |
第五章 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社会资本退出完善建议 | 第39-42页 |
5.1 健全基础资产转让制度 | 第39-40页 |
5.2 降低基础资产未来现金流不足偿付风险 | 第40页 |
5.3 创新交易机制 | 第40页 |
5.4 完善有关退出机制的法律条文 | 第40-4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2-44页 |
6.1 结论 | 第42页 |
6.2 展望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