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桥耦合作用下曲线桥的动力响应分析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1.2.1 曲线桥梁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车桥耦合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法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曲线桥梁模型和车辆振动方程的建立 | 第16-34页 |
2.1 曲线桥梁模型的建立 | 第16-22页 |
2.1.1 工程背景介绍 | 第16-19页 |
2.1.2 曲线桥梁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19-20页 |
2.1.3 曲线桥梁模态分析 | 第20-21页 |
2.1.4 曲线桥梁动力学方程 | 第21-22页 |
2.2 车辆振动方程的建立 | 第22-29页 |
2.2.1 四自由度半车模型 | 第23-25页 |
2.2.2 九自由度整车模型 | 第25-29页 |
2.3 路面不平顺的模拟 | 第29-33页 |
2.3.1 路面不平度的表示方法 | 第30-31页 |
2.3.2 路面不平度的模拟 | 第31-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曲线桥梁车桥耦合的实现以及验证 | 第34-48页 |
3.1 曲线桥梁车桥耦合的实现 | 第34-39页 |
3.1.1 车桥耦合系统的关系 | 第34-35页 |
3.1.2 逐步积分法在车桥耦合系统中的应用 | 第35-37页 |
3.1.3 车桥耦合的实现过程 | 第37-39页 |
3.2 曲线桥梁车桥耦合模型有效性的验证 | 第39-40页 |
3.3 曲线桥梁试验 | 第40-46页 |
3.3.1 试验目的 | 第41页 |
3.3.2 荷载试验内容 | 第41页 |
3.3.3 荷载试验方法 | 第41-43页 |
3.3.4 试验数据与模拟结果对比 | 第43-46页 |
3.4 车桥耦合模型和移动常力模型计算结果对比 | 第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不同参数下曲线桥梁的动力响应分析 | 第48-73页 |
4.1 冲击系数 | 第48-49页 |
4.2 曲线桥梁各跨跨中动力响应 | 第49页 |
4.3 车辆离心力的影响 | 第49-52页 |
4.4 车辆速度的影响 | 第52-57页 |
4.5 车辆载重的影响 | 第57-60页 |
4.6 车辆偏心行驶的影响 | 第60-63页 |
4.7 桥梁曲率半径的影响 | 第63-68页 |
4.7.1 曲率半径对曲线桥梁自振频率的影响 | 第63-64页 |
4.7.2 曲率半径对曲线桥梁动力响应的影响 | 第64-68页 |
4.8 路面不平度的影响 | 第68-71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73-75页 |
5.1 结论 | 第73-74页 |
5.2 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