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中国大学软实力提升途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研究目的第12页
   ·研究意义第12-13页
     ·提升大学软实力有利于增强大学核心竞争力第12-13页
     ·提升大学软实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第13页
 3 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第13-14页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第13-14页
   ·国内外理论研究小结第14页
 4 大学软实力含义及特征第14-16页
 5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18页
   ·研究思路第16-18页
   ·研究方法第18页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第18页
     ·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第18页
 6 论文研究内容第18-19页
 7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二章 中国大学软实力变迁过程及现状分析第20-26页
 1 中国大学软实力变迁过程第20-22页
   ·清末时期(1898-1912)第20页
   ·民国前期(1912-1927)第20页
   ·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第20-21页
   ·建国十七年时期(1949-1966)第21页
   ·文革时期(1966-1976)第21页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时期(1976-1990)第21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1990至今)第21-22页
 2 中国大学软实力现状第22-25页
   ·我国大学软实力建设具备的条件第22-23页
   ·中国大学软实力建设存在的问题第23-25页
     ·中国大学的软实力与硬实力发展失衡第23-24页
     ·大学软实力建设缺乏良好环境,品位无法提升第24页
     ·大学软实力建设基础薄弱第24-25页
 3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中国大学软实力的影响因素分析第26-42页
 1 系统因素分析的原则第26-27页
   ·科学性原则第26-27页
   ·系统性原则第27页
   ·独立性原则第27页
   ·可比性原则第27页
 2 中国大学软实力的外部影响因素第27-28页
   ·政策法规第27页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第27-28页
   ·周边环境第28页
 3 大学软实力的内部影响因素第28-32页
   ·从资源角度划分第28-30页
     ·固定资产第28-29页
     ·无形资产第29页
     ·资金第29页
     ·人力资源第29-30页
   ·从能力角度划分第30-32页
     ·创新能力第30页
     ·凝聚能力第30-31页
     ·传播能力第31页
     ·财务能力第31-32页
 4 基于DEMATEL的大学软实力的影响因素辨识与分析第32-38页
   ·DEMATEL方法介绍第32-34页
   ·大学软实力的影响因素辨识与分析第34-38页
 5 中国大学软实力形成过程的综合分析第38-41页
   ·大学品牌对大学软实力的支撑作用第38-39页
     ·大学品牌战略有利于大学获得竞争优势第38页
     ·大学品牌的内部整合作用第38-39页
     ·大学品牌的形成有利于消费者的识别和选择第39页
     ·大学的品牌战略有利于信息的传播第39页
   ·资金对大学软实力的保障作用第39页
   ·凝聚能力对大学软实力的组织作用第39-40页
   ·创新能力对大学软实力的推动作用第40页
   ·办学特色对大学软实力的创造作用第40页
   ·人力资源对大学软实力的能动作用第40-41页
   ·外部环境因素对大学软实力的促进作用第41页
 6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提升大学软实力的途径第42-49页
 1 特色创新与提升大学软实力第42-43页
   ·明确创新理念,加强卓越意识第42页
   ·创新大学制度,保障创新活力第42页
   ·强化创新评估,设立建设标准第42-43页
 2 资金实力与提升大学软实力第43-44页
   ·学费收缴的组织协调能力第43页
   ·财政拨款沟通渠道能力第43页
   ·科研收入、社会服务收入管理能力第43页
   ·社会捐赠资源组织能力第43-44页
   ·银校合作关系第44页
 3 人力资源建设与提升大学软实力第44-45页
   ·由传统的人事管理转向人力资源管理第44页
   ·构建高效优化的教师队伍第44-45页
   ·创建合理有序的大学人才流动机制第45页
 4 凝聚能力与提升大学软实力第45-47页
   ·设定奋斗目标,用切实的奋斗目标来凝聚人第45-46页
   ·尊重人才和劳动,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第46页
   ·协调利益关系,创建科学的分配机制第46页
   ·创造民主办学的氛围第46页
   ·提高领导能力,建设勤政务实的班子第46-47页
 5 品牌、文化与提升大学软实力第47-48页
   ·大学品牌的塑造第47-48页
     ·构建具有个性的大学品牌第47页
     ·大学品牌的精神追求和思想内涵第47页
     ·注重大学品牌的品质第47-48页
   ·校园文化建设第48页
 6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49-51页
 1 全文总结第49页
 2 本文创新点第49页
 3 展望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55页
作者简介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下一篇:我国高等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