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遗传学论文

江豚种群基因组学及鲸类骨骼微结构适应机制研究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绪论第13-30页
    1.1 鲸类的水生适应性进化背景第13-14页
    1.2 江豚第14-19页
        1.2.1 江豚的分类和分布第14-15页
        1.2.2 江豚的形态特征第15页
        1.2.3 江豚的咸淡水适应第15-18页
            1.2.3.1 形态和生理背景第15-16页
            1.2.3.2 渗透调节的适应性进化第16-18页
        1.2.4 江豚群体遗传学的研究进展第18-19页
    1.3 鲸类骨骼微结构的水生适应第19-24页
        1.3.1 鲸类的特殊进化史及骨骼微结构的演化第19-21页
        1.3.2 骨骼微结构的适应性意义第21-22页
        1.3.3 骨骼发育相关的基因及通路第22-24页
    1.4 基因组学概述第24-27页
        1.4.1 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原理和发展第25-26页
        1.4.2 鲸类基因组的研究案例第26-27页
    1.5 种群基因组学概述第27-28页
        1.5.1 群体基因组学的研究案例第27-28页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8-30页
第2章 江豚基因组及群体重测序第30-68页
    2.1 前言第30-31页
    2.2 材料和方法第31-46页
        2.2.1 样品采集第31-36页
            2.2.1.1 用于基因组de novo测序样本第31页
            2.2.1.2 用于转录组的测序样本第31页
            2.2.1.3 用于全基因组重测序样本第31-36页
        2.2.2 DNA及RNA样品提取第36页
        2.2.3 文库构建第36页
        2.2.4 测序及质控第36-38页
            2.2.4.1 基因组数据第36-37页
            2.2.4.2 重测序数据第37-38页
        2.2.5 de novo基因组的数据分析第38页
            2.2.5.1 K-mer分析估计基因组大小第38页
            2.2.5.2 小片段数据纠错第38页
        2.2.6 基因组组装第38页
        2.2.7 组装质量的评价第38-39页
        2.2.8 基因组注释第39-40页
            2.2.8.1 重复序列注释第39页
            2.2.8.2 非编码RNA注释第39-40页
            2.2.8.3 编码基因的结构和功能预测第40页
        2.2.9 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分析第40-41页
            2.2.9.1 参考基因组第40-41页
            2.2.9.2 获得多态性位点第41页
        2.2.10 种群遗传结构第41-43页
        2.2.11 选择信号的检测第43-45页
        2.2.12 种群历史动态的重建和研究方法第45-46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46-66页
        2.3.1 基因组测序与组装第46-51页
            2.3.1.1 测序数据第46-48页
            2.3.1.2 基因组组装第48-49页
            2.3.1.3 基因组组装结果评估第49-51页
            2.3.1.4 杂合度第51页
        2.3.2 基因组注释第51-56页
            2.3.2.1 重复序列的注释第51-53页
            2.3.2.2 非编码RNA注释第53-54页
            2.3.2.3 基因注释第54-56页
        2.3.3 重测序数据及多态性检测第56-59页
        2.3.4 群体遗传结构第59-60页
        2.3.5 群体选择分析第60-64页
        2.3.6 种群历史重建第64-66页
    2.4 结论第66-68页
第3章 鲸类基因组的进化分析第68-84页
    3.1 前言第68页
    3.2 材料和方法第68-70页
        3.2.1 同源基因家族的鉴定第68-69页
        3.2.2 系统发育和分化时间估算第69页
        3.2.3 基因家族收缩扩张分析第69页
        3.2.4 选择压力分析第69-70页
    3.3 结果第70-78页
        3.3.1 系统发生分析第70-71页
        3.3.2 基因家族的收缩与扩张第71-75页
        3.3.3 选择压力分析第75-78页
    3.4 讨论与结论第78-84页
        3.4.1 鲸类氧化应激相关的基因家族扩张第78-82页
        3.4.2 鲸类免疫防御反应相关的基因家族收缩第82页
        3.4.3 鲸类感觉系统的基因家族收缩第82页
        3.4.4 鲸类的脑容量第82-83页
        3.4.5 鲸类生殖适应第83-84页
第4章 鲸类骨骼微结构的适应性进化第84-105页
    4.1 前言第84页
    4.2 材料和方法第84-87页
        4.2.1 骨骼微结构形态数据第84-85页
        4.2.2 骨密度相关基因第85-86页
        4.2.3 系统发生比较分析第86-87页
        4.2.4 骨骼基因的选择压力分析第87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87-100页
        4.3.1 哺乳动物骨微结构的生态学信号第87-91页
        4.3.2 选择压力和表型关联分析第91-100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100-105页
        4.4.1 鲸类骨骼微结构的描述第100-101页
        4.4.2 破骨细胞相关基因的加速进化第101-102页
        4.4.3 成骨相关基因的分化选择第102页
        4.4.4 鲸类骨胶原蛋白的正选择第102-105页
结论第105-106页
附录A第106-110页
附录B第110-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31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131-132页
致谢第132-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鲸类低氧耐受分子进化机制
下一篇:人工设计的PPR蛋白特异识别靶标RNA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