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8页 |
1 转基因作物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1.1 转基因作物发展概况 | 第14-18页 |
1.2 转基因棉花应用现状 | 第18-20页 |
2 转Bt基因作物对非靶标昆虫的影响 | 第20-25页 |
2.1 转Bt基因作物对非靶标害虫的影响 | 第21-22页 |
2.2 转Bt基因作物对捕食性天敌的影响 | 第22-23页 |
2.3 转Bt基因作物对寄生性天敌的影响 | 第23-24页 |
2.4 转Bt基因作物对重要经济昆虫的影响 | 第24-25页 |
3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5-26页 |
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6-28页 |
4.1 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4.2 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第二章 Bt杀虫蛋白在棉花-非靶标昆虫二级营养级之间的传递 | 第28-36页 |
1 前言 | 第28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8-31页 |
2.1 供试昆虫 | 第28-29页 |
2.2 供试棉花品种 | 第29-30页 |
2.3 转基因棉与非靶标昆虫体内Bt蛋白的定量检测 | 第30-31页 |
2.3.1 棉花样品的制备 | 第30页 |
2.3.2 非靶标昆虫中肠样品的制备 | 第30页 |
2.3.3 杀虫蛋白Cry1Ac和Cry2Ab的定量检测 | 第30-31页 |
2.4 数据分析 | 第3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1-34页 |
3.1 转Bt基因棉花花粉和叶片中Bt蛋白的定量检测 | 第31-33页 |
3.2 取食转Bt基因棉花后意大利蜜蜂、棉露尾甲和中黑盲蝽体内Bt蛋白的定量检测 | 第33-34页 |
4 讨论 | 第34-36页 |
第三章 转Bt基因抗虫棉对非靶标昆虫的存活及生长发育影响 | 第36-46页 |
1 前言 | 第36-37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37-40页 |
2.1 供试昆虫 | 第37页 |
2.2 供试棉花品种 | 第37页 |
2.3 室内活体饲喂 | 第37-38页 |
2.4 意大利蜜蜂存活率及取食行为检测 | 第38页 |
2.5 家蚕生物学参数测定 | 第38页 |
2.6 数据分析 | 第38-4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0-44页 |
3.1 转Bt基因棉对意大利蜜蜂存活率和取食行为的影响 | 第40-41页 |
3.2 转Bt基因棉对家蚕生物学参数的影响 | 第41-44页 |
4 讨论 | 第44-46页 |
第四章 转Bt基因抗虫棉对非靶标昆虫的血细胞数量及酚氧化酶活力影响 | 第46-56页 |
1 前言 | 第46-47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47-50页 |
2.1 供试昆虫 | 第47页 |
2.2 供试棉花品种 | 第47页 |
2.3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47-48页 |
2.4 室内活体饲喂 | 第48页 |
2.5 意大利蜜蜂血细胞数量及酚氧化酶活力测定 | 第48-49页 |
2.5.1 意大利蜜蜂血细胞数量测定 | 第48-49页 |
2.5.2 意大利蜜蜂酚氧化酶活力测定 | 第49页 |
2.6 家蚕血细胞数量及酚氧化酶活力测定 | 第49-50页 |
2.6.1 家蚕血细胞数量测定 | 第49页 |
2.6.2 家蚕酚氧化酶活力测定 | 第49-50页 |
2.7 数据分析 | 第5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0-55页 |
3.1 转Bt基因棉对意大利蜜蜂血细胞数量和酚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 第50-52页 |
3.2 转Bt基因棉对家蚕血细胞数量种类和酚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 第52-55页 |
4 讨论 | 第55-56页 |
第五章 转Bt基因抗虫棉对非靶标昆虫解毒、抗氧化、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第56-68页 |
1 前言 | 第56-57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57-62页 |
2.1 供试昆虫 | 第57-58页 |
2.2 供试棉花品种 | 第58页 |
2.3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58页 |
2.4 总RNA提取以及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58-60页 |
2.4.1 总RNA提取 | 第58-59页 |
2.4.2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59-60页 |
2.5 定量PCR引物设计 | 第60-61页 |
2.6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 第61页 |
2.7 数据分析 | 第61-6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62-65页 |
3.1 转Bt基因棉对意大利蜜蜂解毒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第62页 |
3.2 转Bt基因棉对意大利蜜蜂抗氧化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第62-64页 |
3.3 转Bt基因棉对意大利蜜蜂免疫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第64-65页 |
4 讨论 | 第65-68页 |
第六章 Bt蛋白与非靶标昆虫中肠蛋白结合潜力评估 | 第68-85页 |
1 前言 | 第68-69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69-77页 |
2.1 供试昆虫 | 第69-70页 |
2.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70-73页 |
2.3 中肠BBMV的提取 | 第73-74页 |
2.4 蛋白浓度的测定 | 第74页 |
2.5 蛋白质单向电泳 | 第74页 |
2.6 银染 | 第74-75页 |
2.7 生物素标记Cry蛋白 | 第75页 |
2.8 昆虫中肠BBMV蛋白与生物素标记的Cry蛋白杂交 | 第75-76页 |
2.9 Western Blot分析抗体的特异性 | 第76页 |
2.10 Ligand Blot杂交 | 第76-7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77-84页 |
3.1 意大利蜜蜂、棉露尾甲、中黑盲蝽中肠BBMV蛋白电泳检测 | 第77页 |
3.2 Cry1Ac与Cry2Ab蛋白特异性抗体检测 | 第77-79页 |
3.3 生物素标记法检测BBMV蛋白与Cry蛋白结合特性 | 第79-81页 |
3.4 Ligandblot方法检测BBMV蛋白与Cry蛋白结合特性 | 第81-84页 |
4 讨论 | 第84-85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5-88页 |
7.1 总结 | 第85-86页 |
7.2 创新点 | 第86页 |
7.3 展望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105页 |
附录 | 第105-106页 |
致谢 | 第106-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