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家禽论文--鸭论文

整合组学分析鉴定鸭脂肪形成与沉积性状候选功能基因

中文摘要第3-7页
Abstract第7-12页
缩略词表第17-1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9-31页
    1 脂肪的研究进展第19-22页
        1.1 脂肪沉积的意义第19页
        1.2 脂肪的分布第19页
        1.3 畜禽脂肪的研究进展第19-20页
        1.4 禽类脂肪细胞研究进展第20-22页
    2 全基因组测序研究进展第22-30页
        2.1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第22-23页
        2.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的研究进展第23-27页
        2.3 全转录组测序的应用第27-30页
    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30-31页
第二章 鸭前脂肪细胞诱导成脂模型的建立第31-42页
    1 引言第31页
    2 试验材料第31-32页
        2.1 实验动物第31页
        2.2 主要试剂与仪器第31-32页
    3 试验方法第32-34页
        3.1 鸭前脂肪细胞的分离培养第32页
        3.2 前脂肪细胞的传代与诱导分化第32页
        3.3 TG含量测定第32-33页
        3.4 油红O染色第33页
        3.5 细胞的增殖第33-34页
        3.6 数据分析及处理第34页
    4 结果第34-40页
        4.1 鸭前脂肪细胞的鉴定第34页
        4.2 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变化第34-36页
        4.3 甘油三酯在诱导过程的变化第36-37页
        4.4 油酸对脂肪细胞分化与成脂的影响第37-38页
        4.5 不同品种鸭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差异比较第38-40页
    5 讨论第40-42页
第三章 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筛选鸭成脂关键基因第42-80页
    1 引言第42页
    2 试验材料第42-43页
        2.1 实验动物第42页
        2.2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42-43页
    3 试验方法第43-55页
        3.1 样品的准备第43页
        3.2 总RNA的提取及反转录第43页
        3.3 cDNA文库的构建及测序第43-44页
        3.4 测序数据的质量控制第44-45页
        3.5 比对到参考基因组第45页
        3.6 分子RNA的筛选鉴定与分析第45-47页
        3.7 测序结果的验证第47-53页
        3.8 候选mRNA的功能分析第53页
        3.9 竞争性内源机制(Competitive endogenous)分析第53页
        3.10 功能基因的验证第53-55页
    4 结果第55-77页
        4.1 RNA的提取与质检第55-56页
        4.2 测序数据的质量评估第56-57页
        4.3 参考基因组比对第57-61页
        4.4 差异表达RNA的筛选及分析第61-66页
        4.5 荧光定量PCR验证测序结果第66页
        4.6 基因功能注释第66-70页
        4.7 竞争性内源机制(Competitive endogenous)分析第70-71页
        4.8 验证鸭前脂肪细胞成脂过程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第71-72页
        4.9 不同品种的前脂肪细胞成脂过程的差异第72-75页
        4.10 PPARγ在前脂肪细胞诱导成脂过程的作用第75-77页
    5 讨论第77-80页
第四章 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挖掘影响脂肪性状的候选基因及其调控通路第80-101页
    1 引言第80页
    2 试验材料第80-81页
        2.1 实验动物第80-81页
        2.2 主要仪器第81页
    3 试验方法第81-85页
        3.1 样本采集与性状测定第81页
        3.2 鸭血液基因组DNA的提取第81-82页
        3.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第82-85页
        3.4 功能富集分析第85页
    4 结果与分析第85-98页
        4.1 鸭肌内脂肪与腹脂重表型数据的分析结果第85-86页
        4.2 基因组DNA检测结果第86-87页
        4.3 SNP分型及质量控制第87页
        4.4 群体结构第87-91页
        4.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第91-96页
        4.6 功能富集分析第96-98页
    5 讨论第98-101页
        5.1 F2代资源群体第98-99页
        5.2 分析模型的讨论第99页
        5.3 脂肪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第99-101页
第五章 转录组与GWAS联合分析鉴定脂肪关键基因第101-105页
    0 前言第101页
    1 试验材料第101页
    2 试验方法第101页
        2.1 筛选关键基因第101页
        2.2 基因的功能分析第101页
    3 结果第101-103页
        3.1 GWAS筛选关键基因与转录组差异基因交集基因第101-102页
        3.2 影响脂肪沉积的候选功能基因及其调控通路第102-103页
    4 讨论第103-105页
全文结论第105页
创新点第105-106页
进一步工作设想第106-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9页
致谢第119-12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20-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京海黄鸡成肌分化关键mRNAs,IncRNAs和miRNAs筛选
下一篇:梅山猪不同发育阶段肠道微生物变化及免疫调控机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