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七年级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与《思想品德》教材比较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导论第9-16页
    一、选题背景第9-10页
        (一)研究目的第9页
        (二)研究意义第9-10页
    二、文献综述第10-14页
        (一)关于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研究第10-12页
        (二)关于不同版本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比较的研究第12-13页
        (三)关于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相同部分内容的研究第13-14页
    三、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第14-15页
        (一)文献研究法第14-15页
        (二)比较法第15页
        (三)归纳法第15页
    四、创新之处第15-16页
第二章 我国初中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发展历程和改革背景第16-22页
    一、教学理念与方法的形成第16-17页
        (一)教学理念的贯彻第16-17页
        (二)教学方法的改善第17页
    二、教材内容的变化第17-19页
        (一)《道德与法治》内容的形成第17-18页
        (二)《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的变化第18-19页
    三、《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改革背景第19-22页
        (一)顺应新课改,体现教师主体地位基础上的学生主导作用发挥第19页
        (二)适应社会变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第19-21页
        (三)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加强法治教育,提高学生法治精神第21-22页
第三章 七年级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与《思想品德》教材比较第22-35页
    一、课程标准的比较第22-26页
        (一)人教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要求第22-23页
        (二)人教版《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要求第23-24页
        (三)人教版《思想品德》与《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对比第24-26页
    二、核心理念的变化第26-30页
        (一)课程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第26-27页
        (二)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第27-28页
        (三)主旋律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28页
        (四)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第28-29页
        (五)教师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第29-30页
    三、课程内容的变化第30-35页
        (一)道德教育内容比较第30-32页
        (二)心理健康内容比较第32-33页
        (三)法治教育内容比较第33-35页
第四章 七年级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与《思想品德》教材运用过程的比较第35-49页
    一、教学方法的运用第35-41页
        (一)对相似知识点进行合并教学第35-37页
        (二)探究活动空间的拓宽第37-39页
        (三)联系生活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第39-41页
    二、核心内容的教学整合第41-45页
        (一)突出道德与法治现代理念第41-43页
        (二)突出道德法治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程度第43-45页
    三、规范教学目标设计第45-46页
        (一)目标层次更加鲜明具体第45页
        (二)目标设计更加现实多样化第45-46页
    四、教学例证生活化第46-49页
        (一)筛选提炼紧贴生活的教学素材第46-47页
        (二)充分运用生活经验与教材相结合第47页
        (三)增加时政热点教育与生活接轨第47-49页
第五章 结论第49-52页
    一、七年级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特点第49页
    二、七年级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特点第49-50页
    三、七年级人教版《思想品德》与《道德与法治》教材比较总结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第55-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级中等学校校务行政管理信息支持系统的运用研究--以台湾高级中等学校为例
下一篇: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诗歌的语言教学研究--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