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运输管理工程论文--旅客运输论文

轨道交通车站行人流建模与设施布局优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 技术路线第15-16页
第二章 轨道交通车站集散设施布局与流线分析第16-29页
    2.1 轨道交通车站集散设施分类第16-20页
    2.2 轨道交通车站集散设施布局第20-24页
        2.2.1 站厅付费区检票设施布局形式第20-22页
        2.2.2 站厅非付费区集散设施布局形式第22-23页
        2.2.3 站台区域集散设施布局形式第23-24页
    2.3 轨道交通车站内客流流线分析第24-28页
        2.2.1 进出站客流流线分析第25-26页
        2.2.2 换乘客流流线分析第26-27页
        2.2.3 流线组合分析第27-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轨道交通车站宏观交通流分析与瓶颈识别第29-47页
    3.1 行人交通流基本特性第29-34页
        3.1.1 行人流宏观特性第29-31页
        3.1.2 行人流交通基本图第31-34页
    3.2 通道类设施交通流特征第34-38页
        3.2.1 通道第35-36页
        3.2.2 楼梯第36-38页
    3.3 排队类设施交通流特征第38-42页
        3.3.1 安检设施第38-39页
        3.3.2 检票闸机第39-42页
    3.4 车站瓶颈识别第42-46页
        3.4.1 瓶颈的定义与分类第42页
        3.4.2 瓶颈形成原因第42-43页
        3.4.3 瓶颈识别方法第43-46页
    3.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轨道交通车站独立系统交通波建模与验证第47-63页
    4.1 交通波理论基本概念第47-49页
    4.2 集散设施交通波建模及验证第49-52页
        4.2.1 交通波分析及建模第49-51页
        4.2.2 模型仿真验证第51-52页
    4.3 合流点交通波建模及验证第52-59页
        4.3.1 交通波分析及建模第52-57页
        4.3.2 模型仿真验证第57-59页
    4.4 分流点交通波建模及验证第59-62页
        4.4.1 交通波分析及建模第59-60页
        4.4.2 模型仿真验证第60-62页
    4.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轨道交通车站串联系统交通波建模与验证第63-71页
    5.1 集散设施间的串联第63-65页
        5.1.1 交通波分析及建模第63-64页
        5.1.2 模型仿真验证第64-65页
    5.2 集散设施与合流点串联第65-69页
        5.2.1 交通波分析及建模第65-67页
        5.2.2 模型仿真验证第67-69页
    5.3 集散设施与分流点串联第69-70页
        5.3.1 交通波分析及建模第69页
        5.3.2 模型仿真验证第69-70页
    5.4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六章 基于微观仿真的轨道交通车站设施布局优化第71-81页
    6.1 轨道交通车站仿真环境构建第71-72页
    6.2 平行客流式闸机布设分析第72-74页
        6.2.1 仿真方案第72页
        6.2.2 仿真结果分析第72-74页
    6.3 垂直客流式闸机布设分析第74-77页
        6.3.1 仿真方案第74-75页
        6.3.2 仿真结果分析第75-77页
    6.4 闸机布局方式的对比分析第77-80页
    6.5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结论与展望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8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8-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导向标识系统评价与优化研究
下一篇:基于用户行为特性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优化配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