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职业规划对教师的作用和意义 | 第9-12页 |
1.1.1 职业规划的概念界定 | 第9页 |
1.1.2 职业规划对教师的作用和意义 | 第9-10页 |
1.1.3 职前规划和职后规划的作用和意义 | 第10-12页 |
1.2 中学生物教师现状 | 第12-15页 |
1.2.1 中学生物教师现状 | 第12页 |
1.2.2 中学生物教师职业规划现状 | 第12-13页 |
1.2.3 中学生物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现状 | 第13-15页 |
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5-19页 |
2.1 调查对象 | 第15页 |
2.2 生物教师职前规划调查方法 | 第15-16页 |
2.3 生物教师职后规划调查方法 | 第16-17页 |
2.4 数据的处理 | 第17-1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9-29页 |
3.1 生物教师职前教育现状分析 | 第19-20页 |
3.2 生物教师职前规划现状分析 | 第20-21页 |
3.2.1 学校职业规划课程现状分析 | 第20-21页 |
3.2.2 个人职前规划现状分析 | 第21页 |
3.3 生物教师职后发展现状 | 第21-22页 |
3.4 生物教师职后规划现状 | 第22-23页 |
3.4.1 学校职业规划现状 | 第22页 |
3.4.2 个人职业规划现状 | 第22-23页 |
3.5 职业规划与生物教师培养的相关性 | 第23-29页 |
3.5.1 职前规划、职后规划与工作成绩各指标、学业成绩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 第23-24页 |
3.5.2 以教学科研进行高低分组的差异检验 | 第24页 |
3.5.3 以教学态度进行高低分组的差异检验 | 第24-25页 |
3.5.4 以工作总成绩进行高低分组的差异检验 | 第25-26页 |
3.5.5 以职前规划进行高低分组的差异检验 | 第26页 |
3.5.6 以职后规划进行高低分组的差异检验 | 第26-27页 |
3.5.7 职业规划中介效应检验 | 第27-29页 |
4 讨论 | 第29-31页 |
4.1 生物教师职前规划存在的问题 | 第29页 |
4.1.1 师范生自我定位不明确,职业规划执行力不够 | 第29页 |
4.1.2 学校职业规划课程内容及评价手段单一 | 第29页 |
4.1.3 师范生专业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 第29页 |
4.2 生物教师职后规划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4.2.1 学校对教师专业发展培养力度不够 | 第29-30页 |
4.2.2 生物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认知不清晰 | 第30页 |
4.2.3 生物教师缺乏具体的自我规划行动 | 第30页 |
4.2.4 生物教师缺乏系统的职业规划指导方法 | 第30-31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31-35页 |
5.1 结论 | 第31页 |
5.2 建议 | 第31-35页 |
5.2.1 引进职业规划专业人才,优化职业规划课程 | 第31-32页 |
5.2.2 阶段性职业规划 | 第32页 |
5.2.3 高师院校打造特色师范专业 | 第32-33页 |
5.2.4 师范生自我专业成长 | 第33页 |
5.2.5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外力支持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附录 | 第39-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附件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