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声学超材料的结构设计与实验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声学超材料的发展 | 第10-12页 |
1.3 薄膜型声学超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4 三维声学超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5 声学超材料可调节的现状 | 第16-18页 |
1.6 声学超材料应用前景 | 第18-19页 |
1.7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三维声学超材料的能带计算与优化设计 | 第20-51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能带结构计算方法简介 | 第20-21页 |
2.3 声子晶体能带理论 | 第21-26页 |
2.3.1 弹性力学基本方程 | 第21-22页 |
2.3.2 计算声子晶体能带的有限元法 | 第22-26页 |
2.4 能带结构分析的有限元仿真 | 第26-28页 |
2.5 三维声学超材料原胞初步设计 | 第28-30页 |
2.6 各个参数对超材料能带结构的影响 | 第30-49页 |
2.6.1 附着物的形状对能带结构图的影响 | 第30-33页 |
2.6.2 附着物分布对超材料能带结构的影响 | 第33-35页 |
2.6.3 附着物的尺寸对能带结构图的影响 | 第35-36页 |
2.6.4 框架截面尺寸对能带结构的影响 | 第36-37页 |
2.6.5 框架材料参数对能带结构图的影响 | 第37-41页 |
2.6.6 薄膜厚度对超材料振动特性的影响 | 第41-42页 |
2.6.7 附着物中空对能带结构图的影响 | 第42-49页 |
2.7 小结 | 第49-51页 |
第3章 三维声学超材料的隔声分析 | 第51-62页 |
3.1 引言 | 第51页 |
3.2 隔声分析的理论介绍 | 第51-55页 |
3.2.1 单层介质隔声分析 | 第51-52页 |
3.2.2 双层介质隔声 | 第52-55页 |
3.3 基于有限元软件的仿真分析 | 第55-60页 |
3.3.1 基于有限元软件的仿真分析 | 第55-57页 |
3.3.2 不同尺寸的原胞堆叠 | 第57-59页 |
3.3.3 结构预应力对隔声效果的影响 | 第59-60页 |
3.4 小结 | 第60-62页 |
第4章 三维声学超材料的实验研究 | 第62-71页 |
4.1 引言 | 第62页 |
4.2 试验原理及实验要求 | 第62-64页 |
4.2.1 混响室要求 | 第63页 |
4.2.2 试件要求 | 第63页 |
4.2.3 室内声场的要求 | 第63-64页 |
4.3 混响室及试件的制作 | 第64-67页 |
4.3.1 超材料试件的制作 | 第64-65页 |
4.3.2 混响室制作 | 第65-66页 |
4.3.3 试验台的搭建 | 第66-67页 |
4.4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 第67-70页 |
4.4.1 实验准确性验证 | 第67-68页 |
4.4.2 声学超材料的实验 | 第68-69页 |
4.4.3 实验误差分析 | 第69-70页 |
4.5 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