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17-19页 |
2 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质量相关理论概述 | 第19-25页 |
2.1 盈利质量基本理论 | 第19-21页 |
2.1.1 盈利质量的概念 | 第19页 |
2.1.2 盈利质量的特征 | 第19-21页 |
2.2 盈利质量控制的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2.2.1 信号传递理论 | 第21页 |
2.2.2 全面收益理论 | 第21-22页 |
2.2.3 资产负债观 | 第22页 |
2.3 概念比较与关键概念约定 | 第22-25页 |
2.3.1 盈利质量与盈利能力 | 第22-23页 |
2.3.2 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质量概念约定 | 第23-25页 |
3 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质量测度与分析 | 第25-47页 |
3.1 评价指标构建的基本原则 | 第25-26页 |
3.2 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质量评价指标选择 | 第26-29页 |
3.3 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质量测度方法选择 | 第29页 |
3.4 样本选取和数据采集 | 第29页 |
3.5 评价指标的因子分析处理过程 | 第29-47页 |
3.5.1 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质量评价模型构建 | 第29-41页 |
3.5.2 三年综合得分数据分析 | 第41-47页 |
4 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质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47-59页 |
4.1 研究设计 | 第47-50页 |
4.1.1 研究假设 | 第47-50页 |
4.1.2 数据来源和样本选取 | 第50页 |
4.2 变量定义和模型构建 | 第50-53页 |
4.2.1 变量定义 | 第50-52页 |
4.2.2 模型构建 | 第52-53页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3-59页 |
4.3.1 描述性统计 | 第53页 |
4.3.2 相关性分析 | 第53-54页 |
4.3.3 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分析 | 第54-59页 |
5 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质量的对策 | 第59-65页 |
5.1 加强研发投入的管理和使用效率,提高研发成功率 | 第59-60页 |
5.2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防止过度盈余管理行为发生 | 第60页 |
5.3 完善政府补助政策,优化政府资源配置效率 | 第60-61页 |
5.4 提高知识资产的盈利能力 | 第61-62页 |
5.5 建立健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完善企业研发信息披露 | 第62-65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5页 |
6.2 展望与不足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作者简历 | 第71-7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