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7-11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第7页 |
1.2 论文研究意义 | 第7-9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7-8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8-9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第9-11页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第9页 |
1.3.2 论文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3.3 论文创新点 | 第10-11页 |
2 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2.1 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 | 第11-13页 |
2.1.1 股权属性与公司绩效的关系 | 第11-12页 |
2.1.2 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 | 第12-13页 |
2.1.3 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 | 第13页 |
2.2 对现有研究的总结 | 第13-15页 |
3 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相关概念 | 第15-19页 |
3.1 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理论分析 | 第15-16页 |
3.1.1 两权分离理论 | 第15页 |
3.1.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5-16页 |
3.1.3 产权理论 | 第16页 |
3.2 股权结构的概念及相关指标 | 第16-17页 |
3.2.1 股权属性 | 第17页 |
3.2.2 股权集中度 | 第17页 |
3.2.3 股权制衡度 | 第17页 |
3.3 公司绩效的概念及其评价体系 | 第17-19页 |
3.3.1 公司绩效的概念 | 第17-18页 |
3.3.2 公司绩效的评价 | 第18-19页 |
4 我国医药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现状 | 第19-21页 |
4.1 我国医药业现状概述 | 第19页 |
4.2 我国医药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现状 | 第19-21页 |
4.2.1 国有股占比下降速度快于法人股 | 第19-20页 |
4.2.2 医药业上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 | 第20-21页 |
5 医药业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实证研究 | 第21-38页 |
5.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第21页 |
5.2 变量选取 | 第21-23页 |
5.2.1 解释变量 | 第21-22页 |
5.2.2 被解释变量 | 第22页 |
5.2.3 控制变量 | 第22-23页 |
5.3 研究假设 | 第23-24页 |
5.3.1 股权属性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假设 | 第23页 |
5.3.2 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关系 | 第23-24页 |
5.3.3 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关系 | 第24页 |
5.4 描述性分析 | 第24-26页 |
5.5 相关性分析 | 第26-28页 |
5.6 回归分析 | 第28-34页 |
5.6.1 股权属性与公司绩效 | 第28-31页 |
5.6.2 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 | 第31-33页 |
5.6.3 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 | 第33-34页 |
5.7 稳健性检验 | 第34-38页 |
5.7.1 股权属性与公司绩效稳健性检验 | 第35页 |
5.7.2 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稳健性检验 | 第35-37页 |
5.7.3 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稳健性检验 | 第37-38页 |
6 研究结论和研究局限性 | 第38-4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38-39页 |
6.2 政策性建议 | 第39-40页 |
6.2.1 适当减持国有性质的股份所占比例 | 第39页 |
6.2.2 相应增加法人股的持股比例 | 第39页 |
6.2.3 适当降低股权集中度 | 第39页 |
6.2.4 完善内部制衡与监督机制 | 第39-40页 |
6.3 研究局限与研究方向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附录1:医药业上市公司股票名称 | 第44-47页 |
附录2: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