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1页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11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7页 |
(一)国外研究状况 | 第11-14页 |
(二)国内研究状况 | 第14-17页 |
三、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 第17页 |
(一)研究重、难点 | 第17页 |
(二)创新点 | 第17页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第17-20页 |
(一)实践教学概念 | 第17-19页 |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教学概念 | 第19-20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20页 |
(二)问卷调查法 | 第20页 |
(三)访谈法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21-31页 |
一、调查对象概述 | 第21页 |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21-31页 |
(一)教师的实践教学观念落后 | 第22-24页 |
(二)实践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所占比例过低 | 第24-25页 |
(三)实践教学的形式单一 | 第25-26页 |
(四)实践教学的开展缺乏规范性 | 第26-27页 |
(五)实践教学开展难度大 | 第27-28页 |
(六)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差 | 第28-31页 |
第三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1-36页 |
一、实践教学理论的制约 | 第31页 |
二、实践教学的实施缺乏规章制度的保障 | 第31-32页 |
三、实践教学资源较为缺乏 | 第32-33页 |
四、学生在实践教学中“主体性缺失” | 第33页 |
五、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较差 | 第33-34页 |
六、实践教学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加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教学的对策 | 第36-45页 |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教学的原则 | 第36-37页 |
(一)注重知识学以致用 | 第36页 |
(二)注重结合学生实际 | 第36-37页 |
(三)注重实践教学的个性化 | 第37页 |
二、加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教学的对策 | 第37-45页 |
(一)加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教学理论研究 | 第37-38页 |
(二)建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 | 第38-39页 |
(三)主动开发实践教学资源 | 第39-40页 |
(四)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 第40-42页 |
(五)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 第42-43页 |
(六)完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评价体系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附录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