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17页 |
1.1.1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发展的现状 | 第14-15页 |
1.1.2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评价现状 | 第15-17页 |
1.1.3 研究的意义 | 第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2.1 国外现状 | 第17-18页 |
1.2.2 国内现状 | 第18-20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第20页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1.4 课题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 第22-34页 |
2.1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2.2 评价方法 | 第22-24页 |
2.3 指标权重的计算 | 第24-29页 |
2.3.1 层次分析法 | 第25-27页 |
2.3.2 熵权法 | 第27-29页 |
2.3.3 组合赋权 | 第29页 |
2.4 物元分析法 | 第29-32页 |
2.4.1 物元分析法的原理 | 第29-30页 |
2.4.2 物元模型的构建 | 第30-32页 |
2.5 欧式贴近度 | 第32-3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4-60页 |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34-35页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和确定 | 第35-40页 |
3.2.1 指标的选取 | 第35-36页 |
3.2.2 指标的确定 | 第36-40页 |
3.3 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40-48页 |
3.3.1 经济管理指标 | 第40-42页 |
3.3.2 生产管理指标 | 第42-44页 |
3.3.3 设备管理指标 | 第44-46页 |
3.3.4 化验管理指标 | 第46页 |
3.3.5 环境管理指标 | 第46-47页 |
3.3.6 行政管理指标 | 第47-48页 |
3.4 确定评价的标准 | 第48-58页 |
3.4.1 定量指标标准 | 第49-52页 |
3.4.2 定性指标标准 | 第52-5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四章 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效益评价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 第60-96页 |
4.1 污水处理厂数据 | 第60-65页 |
4.1.1 研究对象 | 第60-65页 |
4.1.2 各污水处理厂的优劣势分析 | 第65页 |
4.2 群决策层析分析法计算指标主观权重 | 第65-73页 |
4.2.1 yaahp软件介绍 | 第66-67页 |
4.2.2 专家调查表的分析步骤 | 第67页 |
4.2.3 准则层判断矩阵及权重计算 | 第67-68页 |
4.2.4 目标层判断矩阵及权重计算 | 第68-71页 |
4.2.5 各指标对于目标层的权重 | 第71-73页 |
4.3 熵权法计算指标客观权重 | 第73-80页 |
4.3.1 Matlab软件介绍 | 第73页 |
4.3.2 构建判断矩阵 | 第73-76页 |
4.3.3 原始数据归一化 | 第76-79页 |
4.3.4 计算权重 | 第79-80页 |
4.4 评价指标组合权重的计算 | 第80-83页 |
4.5 物元模型的建立 | 第83-90页 |
4.5.1 复合模糊物元的建立 | 第83-86页 |
4.5.2 从优隶属度复合模糊物元的建立 | 第86-88页 |
4.5.3 差平方复合模糊物元的建立 | 第88-90页 |
4.6 计算欧式贴近度 | 第90-91页 |
4.7 运营管理效益评价结果分析 | 第91-94页 |
4.7.1 权重排序结果分析 | 第91页 |
4.7.2 欧式贴近度的排序结果分析 | 第91-92页 |
4.7.3 各厂结果分析 | 第92-94页 |
4.8 建议 | 第94-95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第96-98页 |
5.1 总结 | 第96-97页 |
5.2 展望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6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06-108页 |
附录B | 第108-121页 |
B.1 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调查问卷 | 第108-112页 |
B.2 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评价指标间的重要性比较 | 第112-116页 |
B.3 组合赋权物元模型的Matlab软件编程 | 第116-120页 |
B.4 Matlab软件计算情况截图 | 第120-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