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引言 | 第10-14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 1.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 | 第10页 |
| 1.1.2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 | 第10-11页 |
| 1.1.3 概念图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 第11-12页 |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 1.3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1.3.1 文献研究法 | 第13页 |
| 1.3.2 实验法 | 第13页 |
| 1.3.3 访谈法 | 第13页 |
| 1.3.4 观察法 | 第13-14页 |
| 2 概念图教学策略的概述 | 第14-21页 |
| 2.1 概念图的概念 | 第14-17页 |
| 2.1.1 概念图的定义 | 第14页 |
| 2.1.2 概念图的特征 | 第14-16页 |
| 2.1.3 概念图的分类 | 第16-17页 |
| 2.2 概念图教学策略的概述 | 第17-19页 |
| 2.2.1 概念图作为一种教学工具 | 第18页 |
| 2.2.2 概念图作为一种学习策略和学习工具 | 第18-19页 |
| 2.2.3 概念图作为评价工具的功能 | 第19页 |
| 2.3 概念图教学策略的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 2.3.1 奥苏泊尔(DavidP.Ausubel)的意义同化学习理论 | 第19-20页 |
| 2.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0-21页 |
| 3 概念图教学策略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 第21-45页 |
| 3.1 梳理适用概念图教学策略的高中生物学教学内容 | 第21-24页 |
| 3.2 概念图教学策略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 | 第24-45页 |
| 3.2.1 概念图教学策略在新授课中的实践 | 第24-40页 |
| 3.2.2 概念图教学策略在复习课中的实践 | 第40-45页 |
| 4 概念图教学策略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 第45-53页 |
| 4.1 确定研究目标 | 第45页 |
| 4.2 作出假设 | 第45页 |
| 4.3 实验准备 | 第45-46页 |
| 4.4 实验过程 | 第46-47页 |
| 4.4.1 实施概念图教学策略 | 第46页 |
| 4.4.2 实施课堂观察和课后访谈 | 第46-47页 |
| 4.4.3 实施纸笔测验 | 第47页 |
| 4.5 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处理 | 第47-53页 |
| 4.5.1 实验前后学生学习成绩的统计与分析 | 第47-49页 |
| 4.5.2 实验前后实验班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 第49-51页 |
| 4.5.3 实验班实验过程中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 第51页 |
| 4.5.4 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纸笔测验的结果分析 | 第51-53页 |
| 5 研究结论与思考 | 第53-54页 |
| 5.1 研究结论 | 第53页 |
| 5.2 不足与反思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 附录一 | 第56-58页 |
| 附录二 | 第58-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