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论 | 第10-23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10-12页 |
1.生动鲜活的特色活动是少先队组织建设与教育活动的重要渠道 | 第10页 |
2.少先队特色活动的开展存在诸多亟待澄明与解决的问题 | 第10-11页 |
3.特色活动是促进少年儿童综合发展、健康成长的有效路径 | 第11-12页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12-13页 |
1.探讨少先队特色活动建设论题的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2.探讨少先队特色活动建设论题的实践价值 | 第13页 |
(三)国内外关于少先队特色活动建设的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1.国内关于少先队特色活动建设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19页 |
2.国外有关少年儿童特色活动的相关研究 | 第19-22页 |
(四)本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22-23页 |
1.文献法 | 第22页 |
2.问卷法 | 第22页 |
3.访谈法 | 第22-23页 |
一、少先队特色活动的内涵与特征 | 第23-29页 |
(一)少先队特色活动的内涵 | 第23-24页 |
1.活动 | 第23-24页 |
2.特色活动 | 第24页 |
3.少先队特色活动 | 第24页 |
(二)少先队特色活动的基本特征 | 第24-29页 |
1.实践性 | 第24-26页 |
2.生活性 | 第26页 |
3.综合性 | 第26-27页 |
4.创新性 | 第27-28页 |
5.地域性 | 第28页 |
6.趣味性 | 第28-29页 |
二、少先队特色活动的基本类型 | 第29-38页 |
(一)校园文化类特色活动 | 第29-30页 |
(二)社会实践类特色活动 | 第30-32页 |
(三)社区服务类特色活动 | 第32-34页 |
(四)主题队会类特色活动 | 第34-35页 |
(五)家校合作类特色活动 | 第35-38页 |
三、山东省济宁市少先队特色活动建设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38-59页 |
(一)少先队特色活动建设现状的问卷调查 | 第38-43页 |
1.问卷的编制 | 第38页 |
2.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第38-39页 |
3.少先队特色活动建设现状问卷分析 | 第39-43页 |
(二)少先队特色活动建设的现场访谈 | 第43-46页 |
1.访谈提纲的编制 | 第43-44页 |
2.访谈的结果及分析 | 第44-46页 |
(三)少先队特色活动建设的问题与反思 | 第46-52页 |
1.少先队特色活动的观念滞后 | 第46-47页 |
2.少先队特色活动的主体模糊 | 第47-49页 |
3.少先队特色活动的内容老套 | 第49-50页 |
4.少先队特色活动的形式单一 | 第50-51页 |
5.少先队特色活动的成效不彰 | 第51-52页 |
(四)我国少先队特色活动建设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52-59页 |
1.社会的“重智轻德”观念影响着少先队特色活动的开展 | 第52页 |
2.单一的形式化的教育方式制约少先队特色活动的成效 | 第52-54页 |
3.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滞后阻碍了少先队特色活动的创新性发展 | 第54-57页 |
4.学校与家庭、社会合作渠道不畅妨碍了少先队特色活动的有效开展 | 第57-59页 |
四、优化少先队特色活动建设的对策性建议 | 第59-69页 |
(一)充分利用乡土资源积极开发、拓展少先队主题活动 | 第59-61页 |
1.充分利用当地的人文资源开展少先队主题活动 | 第59-60页 |
2.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开展少先队特色活动 | 第60-61页 |
3.充分利用当地的社会资源开展少先队特色活动 | 第61页 |
(二)积极利用综合实践课程凝练少先队特色活动 | 第61-63页 |
(三)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开展少先队特色活动 | 第63-65页 |
1.统合地方教材资源,构建少先队校本活动课程体系 | 第63-64页 |
2.将中队辅导员培训纳入校本培训 | 第64-65页 |
(四)统合学校、家庭及社会资源共同实施少先队特色活动教育 | 第65-69页 |
1.充分发挥社区人才聚集的优势 | 第66页 |
2.充分挖掘社区的环境教育资源 | 第66-67页 |
3.大力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 第67-68页 |
4.充分发挥雏鹰争章活动的“O型效应” | 第68-69页 |
结语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附录 | 第73-77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