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语言教育是社会区隔的标签吗? | 第8-17页 |
·问题缘起和文献综述 | 第8-14页 |
·问题缘起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分析框架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2. 小学英语教育中的资本差异 | 第17-28页 |
·作为英语教育投入的经济资本 | 第17-21页 |
·作为制度化形态的文化资本 | 第21-24页 |
·作为关系网络容量的社会资本 | 第24-28页 |
3. 角色参与策略中的主动与被动 | 第28-39页 |
·标签与烦恼:作为能动者的小学生 | 第28-32页 |
·教师及父母的实践逻辑 | 第32-35页 |
·选班长的政治 | 第32-33页 |
·座位的安排:阶层的隐喻 | 第33-35页 |
·商业的逻辑:培训机构的生存空间 | 第35-39页 |
4. 语言教育与社会区隔的再生产 | 第39-49页 |
·小学英语教育场域中的家庭资本 | 第39-41页 |
·英语教育与社会区隔的再生产 | 第41-45页 |
·语言教育与社会公正的可能性 | 第45-49页 |
结语 | 第49-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 | 第56-64页 |
附录1 问卷调查表 | 第56-60页 |
附录2 字母简称的涵义 | 第60-61页 |
附录3 各章图表一览 | 第61-62页 |
附录4 W班班长成绩情况 | 第62-63页 |
附录5 2004年—2008年南昌城市居民平均每人现金收支中的可支配收入 | 第63-64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64-65页 |
后记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