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页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4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2.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险理论分析 | 第15-25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9页 |
2.1.1 资产证券化 | 第15-16页 |
2.1.2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 | 第16-18页 |
2.1.3 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 第18-19页 |
2.2 KMV模型的理论框架及模型分析 | 第19-23页 |
2.2.1 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 | 第19-20页 |
2.2.2 MERTON模型 | 第20-22页 |
2.2.3 KMV模型 | 第22-23页 |
2.3 基于KMV模型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因素分析 | 第23-25页 |
3. 实证分析 | 第25-34页 |
3.1 变量的选取及说明 | 第25-28页 |
3.1.1 变量的选取 | 第25-27页 |
3.1.2 变量的说明 | 第27页 |
3.1.3 变量统计说明 | 第27-28页 |
3.2 模型的构建 | 第28-29页 |
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29-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险个案分析 | 第34-40页 |
4.1 首付比率对违约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4.2 房价波动率对违约率的影响 | 第35-37页 |
4.3 贷款期限对违约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4.4 贷款利率对违约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4.5 无风险利率对违约概率的影响 | 第3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5. 本文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0-43页 |
5.1 本文结论 | 第40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40-42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