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高中生物模型建构教学现状调查及实践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10页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第10-17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10-12页
        一、学生发展的需要第10-11页
        二、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第11页
        三、高中生物学习的现状第11-12页
    第二节 研究现状第12-14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2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一、研究目的第14页
        二、研究意义第14-15页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5-17页
        一、研究方法第15-16页
        二、研究思路第16-17页
第二章 概述第17-24页
    第一节 相关概念第17-19页
        一、模型第17页
        二、生物模型第17-18页
        三、模型建构第18-19页
    第二节 生物模型的类型第19-20页
    第三节 生物模型的特点第20页
    第四节 生物模型建构的原则第20-21页
        一、科学性原则第20-21页
        二、简化性原则第21页
        三、灵活性原则第21页
    第五节 理论依据第21-24页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1-22页
        二、布鲁纳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第22页
        三、奥苏泊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第22-24页
第三章 教材分析第24-30页
    第一节 模型建构活动在教材中的分布第24-25页
    第二节 生物模型在教材中的分布第25-30页
第四章 高中生物模型建构教学现状调查第30-52页
    第一节 调查目的第30页
    第二节 调查对象和方式第30-31页
        一、调查对象第30页
        二、调查方式第30-31页
    第三节 调查结果及分析第31-49页
        一、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第31-40页
        二、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第40-48页
        三、教师访谈分析第48-49页
    第四节 存在的问题及分析第49-52页
        一、教师缺乏对模型以及模型建构教学的系统认识第49页
        二、学生缺乏对生物模型的认识第49-50页
        三、对不同课型的模型建构教学能力有待提高第50页
        四、新入职教师的运模能力亟待加强第50页
        五、模型建构的时间安排与教学进度之间缺乏统合性第50-52页
第五章 高中生物模型建构教学策略第52-59页
    第一节 认识方面的策略第52-54页
        一、学校给予足够重视第52-53页
        二、教师进行深入系统地学习第53页
        三、学生正确理解模型建构教学第53-54页
    第二节 实施方面的策略第54-59页
        一、新授课的教学策略第54-56页
        二、复习课的教学策略第56-57页
        三、习题课的教学策略第57-59页
第六章 高中生物模型建构教学案例及实践第59-77页
    第一节 教学案例第59-71页
        一、新授课“DNA分子结构”中的物理模型建构第59-64页
        二、复习课“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中的概念模型建构第64-68页
        三、习题课“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的数学模型建构第68-71页
    第二节 教学实践第71-77页
        一、实践目的第71页
        二、实践对象第71-72页
        三、实践设计与实施第72页
        四、实践结果与分析第72-76页
        五、实践结论第76-77页
第七章 结论与反思第77-79页
    第一节 结论第77-78页
    第二节 反思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1页
附录第81-87页
    附录1 高中生物模型建构教学现状学生调查问卷第81-83页
    附录2 高中生物模型建构教学现状教师调查问卷第83-85页
    附录3 教师访谈提纲第85-86页
    附录4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调查问卷第86-87页
致谢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生物探究活动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
下一篇: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