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第10-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一、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 第10页 |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存在不足 | 第10页 |
三、生物学科自身的要求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4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4-16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理论概述 | 第16-19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第16-17页 |
一、问题意识 | 第16-17页 |
二、探究 | 第17页 |
三、探究活动 | 第17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第17-18页 |
二、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 第18页 |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18-19页 |
第三章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现状调查 | 第19-39页 |
第一节 调查目的 | 第19页 |
第二节 调查方法和对象 | 第19-20页 |
第三节 调查实施 | 第20页 |
第四节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0-34页 |
一、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20-33页 |
二、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第33-34页 |
第四节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4-39页 |
一、存在问题 | 第34-35页 |
二、原因分析 | 第35-39页 |
第四章 高中生物探究活动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的构建 | 第39-50页 |
第一节 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构建的依据 | 第39-40页 |
一、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 第39页 |
二、生物学科特点 | 第39页 |
三、学生问题意识现状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 第40-50页 |
一、转变教师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 第40-41页 |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 第41-45页 |
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奠定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基础 | 第45-46页 |
四、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稳固学生问题意识 | 第46-48页 |
五、优化教育评价制度,提高学生问题意识 | 第48-50页 |
第五章 高中生物探究活动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教学案例及实践 | 第50-72页 |
第一节 教学案例 | 第50-63页 |
案例一:《酶的特性》 | 第50-55页 |
案例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 第55-59页 |
案例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 第59-63页 |
第二节 教学实践 | 第63-72页 |
一、实验目的 | 第63页 |
二、实验对象 | 第63-64页 |
三、实验材料 | 第64页 |
四、实验变量 | 第64页 |
五、实验过程的实施 | 第64页 |
六、实验结果分析 | 第64-71页 |
七、实验结论 | 第71-7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 第72-74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72页 |
第二节 反思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附录 | 第76-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