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以南安市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8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8-9页
        一、研究背景第8-9页
        二、研究意义第9页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9-15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4-15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5-18页
        一、研究思路第15-16页
        二、研究方法第16页
        三、技术路线第16-17页
        四、研究创新之处第17-18页
第二章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概念界定与研究理论基础第18-26页
    第一节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概念界定第18-21页
        一、纠纷和纠纷解决第18页
        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第18-21页
    第二节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研究理论基础第21-23页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第21-22页
        二、协同治理理论第22-23页
    第三节 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现状第23-26页
第三章 南安市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现状分析第26-50页
    第一节 多元参与主体及其协同关系第27-30页
        一、多元参与主体第27-29页
        二、多元参与主体间的协同关系第29-30页
    第二节 运行机制第30-45页
        一、“七对接一保证”机制第30-42页
        二、运行流程第42-45页
    第三节 保障机制第45-48页
        一、人员保障机制第45-46页
        二、经费保障机制第46页
        三、制度保障机制第46-48页
    第四节 南安市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特点第48-50页
第四章 南安市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第50-60页
    第一节 南安市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存在问题分析第50-53页
        一、参与主体的缺陷第50-52页
        二、运行过程的问题第52-53页
    第二节 南安市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53-60页
        一、认知层面第53-54页
        二、运行层面第54-56页
        三、保障层面第56-60页
第五章 优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议第60-70页
    第一节 强化纠纷解决的协同治理意识第60页
    第二节 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相关制度第60-64页
        一、制定有关的法律制度第60-61页
        二、制定权责清单第61-62页
        三、制定专业性纠纷化解程序第62页
        四、完善风险防范、考核以及监督机制第62-64页
    第三节 提高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协同能力第64-66页
        一、纠纷信息共享第64页
        二、加强互动交流第64-65页
        三、合理选择解纷方式第65-66页
    第四节 加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保障措施第66-70页
        一、充实调解队伍第66页
        二、提高人员素质第66页
        三、保障经费投入第66-67页
        四、丰富治理方式第67-7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0-72页
    第一节 结论第70页
    第二节 展望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致谢第76-78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晋江市政府市直机关绩效评估中公众参与研究
下一篇:A民办学校运营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