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晋江市政府市直机关绩效评估中公众参与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17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一、选题的背景第10-11页
        二、选题的意义第11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一、国外研究综述第11-13页
        二、国内研究综述第13-15页
        三、研究述评第15-16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6页
        一、研究思路第16页
        二、研究方法第16页
    第四节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6-17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第17-27页
    第一节 政府绩效评估第17-18页
        一、政府绩效评估的概念第17页
        二、政府绩效评估的组成第17-18页
    第二节 公众参与第18-20页
        一、公众参与的内涵第18-19页
        二、公众参与的目的第19-20页
    第三节 基层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公众参与第20-24页
        一、公众参与的主体第20-22页
        二、公众参与的基本架构第22页
        三、公众参与的领域和途径第22-24页
    第四节 基于公共价值的政府绩效治理理论(PV-GPG)第24-27页
        一、政府绩效治理理论的提出第24-25页
        二、基于公共价值的政府绩效治理模型第25-27页
第三章 晋江市政府市直机关绩效评估中公众参与现状第27-34页
    第一节 晋江市政府市直机关绩效评估中公众参与发展历程第27-28页
    第二节 晋江市政府市直机关绩效评估中公众参与的构成要素第28-30页
        一、公众参与主体和对象的明确第28-29页
        二、公众参与指标的选取第29-30页
        三、公众参与权重的量化第30页
    第三节 晋江市政府市直机关绩效评估中公众参与的实施第30-34页
        一、公众参与的模式和渠道第31-32页
        二、公众参与成果与计划目标评析第32页
        三、公众参与结果的运用第32-34页
第四章 晋江市政府市直机关绩效评估中公众参与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4-54页
    第一节 晋江市政府市直机关绩效评估中公民参与的调研第34-46页
        一、问卷调查与调研方案设计第34页
        二、样本选取、统计分析和结果讨论第34-46页
    第二节 公众参与的主要问题第46-51页
        一、公众获取信息渠道匮乏第46-47页
        二、政府主导现象突出第47-48页
        三、缺少政府和公民交流反馈途径第48-49页
        四、参与范围和程度有限第49-50页
        五、公众参与科学性仍有待提升第50页
        六、结果运用仍待进一步加强第50-51页
    第三节 公众参与存在问题的原因研究第51-54页
        一、传统观念的局限第51-52页
        二、公众参与制度不完善第52页
        三、参与公众的能力与素质参差不齐第52-53页
        四、公民参与的资源保障差第53页
        五、政府垄断绩效信息第53-54页
第五章 国内外政府绩效评估公众参与实践经验及启示第54-62页
    第一节 爱奥尔州基于CIPA的实践第54-57页
        一、CIPA模型第54-55页
        二、艾奥瓦州基于CIPA模型的应用第55-57页
    第二节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公民参与实践第57-60页
        一、甘肃“民评官”模式第57-59页
        二、杭州“三位一体”评价形式第59-60页
    第三节 国内外政府绩效评估中公众参与的经验借鉴第60-62页
        一、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建设第60-61页
        二、第三方机构的建设第61页
        三、公众参与的法制保障第61页
        四、电子政务的推广和普及第61-62页
第六章 晋江市政府市直机关绩效评估公众参与优化对策第62-69页
    第一节 扭转政府理念与职责第62-63页
        一、构建“公众导向”意识第62页
        二、完善公众参与的制度建设第62-63页
    第二节 完善公众参与的基础要素第63-65页
        一、强化公众参与意识第63页
        二、加强公众参与能力第63-64页
        三、加强公众参与媒介和参与组织建设第64-65页
    第三节 规范公众参与的机制建设第65-66页
        一、民意征询机制第65页
        二、公众监督机制第65-66页
        三、公众评议机制第66页
        四、激励问责机制第66页
    第四节 建立信息互通制度第66-69页
        一、完善信息平台建设第66-67页
        二、建立政务信息共享制度第67页
        三、健全绩效信息沟通制度第67-68页
        四、增强政府信息的公开透明度第68-69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69-71页
    第一节 研究结论第69-70页
    第二节 论文的不足之处和研究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3页
致谢第73-74页
附录A 调查问卷A(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第74-77页
附录B 调查问卷B(普通市民)第77-80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安市高甲戏传承发展中的政府扶持行为研究
下一篇: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以南安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