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常用缩写列表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引言 | 第13-20页 |
第一部分 AP4基因多态性和脑瘫的关联研究 | 第20-57页 |
1. 前言 | 第20-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34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22页 |
2.2 HIE诊断标准 | 第22-23页 |
2.3 血样采集及基因组DNA抽提 | 第23-24页 |
2.4 基因序列和遗传标记的选择 | 第24-25页 |
2.5 基因分型 | 第25-32页 |
2.6 统计分析 | 第32-34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4-54页 |
3.1 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析 | 第34-39页 |
3.2 单倍型频率分析 | 第39-43页 |
3.3 根据不同遗传模式进行的分析 | 第43-46页 |
3.4 Power值分析 | 第46页 |
3.5 不同亚型的脑瘫与AP4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分析 | 第46-52页 |
3.6 rs1217401位点蛋白功能分析 | 第52-54页 |
4. 讨论 | 第54-57页 |
第二部分 COL4A1基因多态性与脑性瘫痪的关联研究 | 第57-67页 |
1. 前言 | 第57-5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59-60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59页 |
2.2 血样采集及基因组DNA抽提 | 第59页 |
2.3 遗传标记的选择 | 第59页 |
2.4 基因分型 | 第59页 |
2.5 统计分析 | 第59-60页 |
3. 实验结果 | 第60-65页 |
3.1 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析 | 第60-64页 |
3.2 COL4A1基因连锁不平衡检验 | 第64-65页 |
3.3 多位点交互作用分析 | 第65页 |
3.4 Power值分析 | 第65页 |
4. 讨论 | 第65-67页 |
第三部分 拷贝数变异与脑瘫的关联研究 | 第67-84页 |
1. 前言 | 第67-70页 |
2. 材料方法 | 第70-75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70页 |
2.2 血样采集及DNA提取 | 第70-71页 |
2.3 CNV位点的选择以及MLPA探针的设计 | 第71页 |
2.4 拷贝数变异的检测 | 第71-72页 |
2.5 拷贝数变异的验证 | 第72-75页 |
2.6 数据分析 | 第75页 |
3. 结果 | 第75-80页 |
3.1 设计的panel信息 | 第75-78页 |
3.2 存在CNV的3个患者临床信息及其对应的CNV信息 | 第78-80页 |
4. 讨论 | 第80-84页 |
第四部分 脑瘫双生子DNA甲基化研究 | 第84-106页 |
1. 前言 | 第84-87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87-94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87页 |
2.2 6对双生子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离 | 第87-88页 |
2.3 6对双生子淋巴细胞DNA的提取和质控 | 第88页 |
2.4 6对双生子核型鉴定 | 第88页 |
2.5 6对双生子基因组DNA的亚硫酸氢盐处理 | 第88-89页 |
2.6 甲基化差异位点的扫描 | 第89-92页 |
2.7 数据分析 | 第92-94页 |
3. 结果 | 第94-104页 |
3.1 6对双生子的临床表型 | 第94页 |
3.2 双生子核型鉴定结果 | 第94-95页 |
3.3 GenomeStudio软件输出数据分析结果 | 第95-104页 |
4. 讨论 | 第104-106页 |
总结和展望 | 第106-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25页 |
致谢 | 第125-127页 |
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27-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