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7-22页 |
1.1 拟南芥花药和花粉的发育 | 第7-10页 |
1.2 拟南芥花粉壁的结构组成 | 第10-11页 |
1.3 花粉壁的发育模式 | 第11-13页 |
1.4 拟南芥花粉壁发育过程相关基因 | 第13-16页 |
1.5 整合素 | 第16-20页 |
1.5.1 整合素生物学功能 | 第17页 |
1.5.2 植物类整合素蛋白 | 第17-18页 |
1.5.3 植物类整合素蛋白的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5.4 植物类整合素的功能 | 第19-20页 |
1.5.5 植物类整合素蛋白的研究展望 | 第20页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2-45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2-29页 |
2.1.1 植物材料及种植 | 第22页 |
2.1.2 分子克隆菌种 | 第22页 |
2.1.3 分子克隆质粒载体 | 第22-23页 |
2.1.4 实验设备 | 第23-24页 |
2.1.5 实验试剂 | 第24页 |
2.1.6 试剂配置 | 第24-27页 |
2.1.7 普通培养基配方 | 第27-29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9-45页 |
2.2.1 基因组DNA抽提 | 第29-30页 |
2.2.2 拟南芥杂交 | 第30页 |
2.2.3 PCR克隆体系 | 第30-31页 |
2.2.4 大肠杆菌感受态制备 | 第31-32页 |
2.2.5 大肠杆菌的转化 | 第32页 |
2.2.6 构建转基因标签植株 | 第32-34页 |
2.2.7 抽提质粒(碱裂解法) | 第34页 |
2.2.8 质粒酶切 | 第34页 |
2.2.9 农杆菌转化 | 第34-35页 |
2.2.10 获取转基因植株 | 第35-36页 |
2.2.11 亚历山大染色 | 第36页 |
2.2.12 电镜样品处理 | 第36-39页 |
2.2.13 RNA提取方法(TRIZOl法) | 第39-40页 |
2.2.14 蛋白测定 | 第40页 |
2.2.15 原核表达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40-41页 |
2.2.16 酵母双杂实验 | 第41-43页 |
2.2.17 引物设计 | 第43-45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5-64页 |
3.1 dex1突变体分离鉴定 | 第45-47页 |
3.2 遗传分析显示DEX1基因在孢子体和配子体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第47-48页 |
3.3 DEX1蛋白具有类整合素蛋白相似的结构 | 第48-49页 |
3.4 遗传互补分析提示DEX1蛋白N端和C端在花粉壁模式形成过程起关键作用 | 第49-52页 |
3.5 DEX1蛋白时空特异性表达 | 第52-53页 |
3.6 花粉母细胞特异启动子SDS驱动DEX1可以互补dex1-3突变体 | 第53-55页 |
3.7 低温不能恢复dex1-3育性表明DEX1蛋白在初生外壁中起独特的作用 | 第55-59页 |
3.8 发现新的植物类整合素基因DEXY | 第59-60页 |
3.9 dexy突变体具有不育的表型 | 第60-64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64-69页 |
1.DEX1在小孢子母细胞行使功能 | 第64页 |
2.DEX1可能影响花粉壁模式建成的多个环节 | 第64-65页 |
3.DEX1蛋白功能分析及预测 | 第65-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