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4页 |
1.1.1 课题研究目的 | 第11-13页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4-16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6-17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课题创新点与体系框架 | 第17-20页 |
1.4.1 课题创新点 | 第17-19页 |
1.4.2 体系框架 | 第19-20页 |
第2章 共享单车停放区概述 | 第20-30页 |
2.1 共享单车的经济模式和意义 | 第20-24页 |
2.1.1 共享单车的经济模式 | 第20-21页 |
2.1.2 共享单车的意义 | 第21-24页 |
2.2 共享单车停放区的重要性 | 第24页 |
2.3 共享单车停放区设计的现状 | 第24-28页 |
2.3.1 国内现状 | 第24-27页 |
2.3.2 国外现状 | 第27-28页 |
2.4 共享单车停放区设计的目标 | 第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共享单车停放区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 第30-40页 |
3.1 共享单车停放区的设计概述 | 第30页 |
3.2 共享单车停放区的设计原则 | 第30-37页 |
3.2.1 安全性原则 | 第30-31页 |
3.2.2 便捷性原则 | 第31页 |
3.2.3 功能性和审美性原则 | 第31-32页 |
3.2.4 引导性原则 | 第32-34页 |
3.2.5 个性化原则 | 第34-35页 |
3.2.6 情感化原则 | 第35-37页 |
3.3 共享单车停放区的设计要求 | 第37-39页 |
3.3.1 空间尺度设计要求 | 第37页 |
3.3.2 色彩设计要求 | 第37-38页 |
3.3.3 材料设计要求 | 第38页 |
3.3.4 造型设计要求 | 第38-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当前共享单车停放区存在的问题及设计改进 | 第40-51页 |
4.1 共享单车停放区存在的问题 | 第40-43页 |
4.1.1 共享单车乱停乱放占道问题 | 第40页 |
4.1.2 共享单车投放选择问题 | 第40-41页 |
4.1.3 共享单车停放管理系统问题 | 第41-42页 |
4.1.4 共享单车停放识别导视问题 | 第42-43页 |
4.2 共享单车停放区设计的改进与应用 | 第43-50页 |
4.2.1 精确选择投放人群 | 第43-44页 |
4.2.2 合理设定停放位置 | 第44-45页 |
4.2.3 严格控制停放数量 | 第45页 |
4.2.4 开发醒目导视系统 | 第45-46页 |
4.2.5 改进多功能停车架 | 第46-48页 |
4.2.6 为城市添“彩” | 第48-49页 |
4.2.7 建立赏罚智能化管理制度 | 第49-5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共享单车停放区设计案例分析—“主题特色停放区设计” | 第51-66页 |
5.1 OFO经典案例分析-小黄车X小黄人 | 第51-55页 |
5.2 共享单车停放区主题视觉导视系统设计 | 第55-58页 |
5.3 共享单车停放区主题设计文字和色彩的应用 | 第58-61页 |
5.3.1 文字的应用 | 第58-60页 |
5.3.2 色彩的应用 | 第60-61页 |
5.4 共享单车停放区主题设计辅助图形与符号元素 | 第61页 |
5.5 基于用户需求对共享单车停放区设计的分析 | 第61-62页 |
5.6 共享单车停放区主题设计灯光和电子媒介的应用 | 第62-65页 |
5.6.1 电子围栏和灯光的指示应用 | 第62-64页 |
5.6.2 电子媒介宣传的应用 | 第64-65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语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