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论文--声乐理论论文--歌唱法论文

河曲民歌演唱艺术探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9-13页
    (一)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第9-10页
        1、选题依据第9页
        2、研究意义第9-10页
    (二) 研究现状第10-11页
    (三) 研究方法第11-13页
        1、文献研究法第11页
        2、实地调查法第11页
        3、口述史研究法第11页
        4、访谈法第11-12页
        5、音乐形态分析法第12-13页
一、河曲民歌的文化背景第13-21页
    (一) 河曲民歌的地理与自然环境第13-14页
        1、地理位置第13页
        2、地貌与气候环境第13-14页
    (二) 河曲民歌的历史源流第14-16页
        1、河曲的悠久历史第14页
        2、河曲民歌的历史渊流第14-16页
    (三) 河曲民歌的民俗文化第16-21页
        1、物质民俗第16-18页
        2、精神民俗第18-19页
        3、社会民俗第19-21页
二、河曲民歌的音乐特征第21-31页
    (一) 河曲民歌的唱词特征第21-23页
        1、体裁第21页
        2、表现内容第21-22页
        3、语言及歌词特征第22-23页
    (二) 河曲民歌的曲调特征第23-31页
        1、音阶调式第23-25页
        2、曲式结构第25-27页
        3、节奏节拍第27-29页
        4、旋律特征第29-31页
三、河曲民歌的演唱分析第31-47页
    (一) 河曲民歌的代表人物及其演唱风格第31-36页
    (二) 河曲民歌的演唱技巧第36-40页
        1、演唱中的呼吸第36-37页
        2、演唱中的发声第37-38页
        3、演唱中的共鸣第38-40页
    (三) 河曲民歌演唱中的润腔处理第40-42页
        1、滑音的润腔第40-41页
        2、倚音的润腔第41页
        3、虚词衬字的润腔第41-42页
    (四) 河曲民歌演唱方法的课堂实践第42-47页
        1、河曲民歌在课堂演唱中的语言第43-44页
        2、河曲民歌在课堂演唱中的吐字、咬字第44-45页
        3、河曲民歌在课堂演唱中的发声第45页
        4、河曲民歌在课堂演唱中对歌曲风格的把握第45-47页
四、对河曲民歌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的思考第47-53页
    (一) 河曲民歌的生存现状与影响第47-48页
        1、生活环境对河曲民歌生存的影响第47页
        2、河曲民歌在传承中所遇到的阻碍第47-48页
        3、河曲民歌听众的缺乏第48页
    (二) 河曲民歌的保护与传承第48-50页
        1、保护传承河曲民歌是我们的责任第49页
        2、保护传承河曲民歌要依靠群众,跟好传承人第49-50页
        3、保护传承河曲民歌从教育入手,让民歌进课堂第50页
    (三) 河曲民歌的发展与创新第50-53页
        1、对河曲民歌发展的思考第50-51页
        2、让河曲民歌与新时代接轨第51-53页
结语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附录1第57-65页
附录2第65-73页
致谢第73-74页
笔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安伦钢琴组曲《敦煌梦》艺术风格之研究
下一篇:曲云四首筝曲创作技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