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北文化视域下的迟子建小说创作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3页 |
第—章 迟子建小说创作与东北地域文化的渊源 | 第13-19页 |
1.1 东北地域文化概说 | 第13-15页 |
1.2 多民族文化的熏陶 | 第15-16页 |
1.3 萨满教文化的浸润 | 第16-19页 |
第二章 迟子建小说中的生命意识与形象建构 | 第19-37页 |
2.1 黑土情怀的生命意识 | 第19-28页 |
2.1.1 苦难之下的生命活力 | 第19-21页 |
2.1.2 博大宽大的悲悯情怀 | 第21-24页 |
2.1.3 现代文明的人性反思 | 第24-26页 |
2.1.4 黑土地上的生死书写 | 第26-28页 |
2.2 黑土地上的形象建构 | 第28-37页 |
2.2.1 傻子形象 | 第28-31页 |
2.2.2 女性形象 | 第31-33页 |
2.2.3 胡匪形象 | 第33-37页 |
第三章 迟子建小说内蕴的文化因素 | 第37-47页 |
3.1 民俗文化 | 第37-42页 |
3.1.1 物质民俗文化 | 第37-39页 |
3.1.2 社会民俗文化 | 第39-40页 |
3.1.3 精神民俗文化 | 第40-42页 |
3.2 泛神崇拜文化 | 第42-47页 |
3.2.1 自然崇拜 | 第42-43页 |
3.2.2 图腾崇拜 | 第43-47页 |
第四章 迟子建小说语言的美学特征 | 第47-55页 |
4.1 黑土地语言的娴熟运用 | 第47-48页 |
4.2 诗意唯美、神秘灵动的语言风格 | 第48-55页 |
4.2.1 意象的精心选取 | 第49-51页 |
4.2.2 丰富的修辞方式 | 第51-53页 |
4.2.3 神话传说的渲染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