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的目的、方法 | 第11-12页 |
1.3.1 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11-12页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12页 |
1.4.1 研究的重点 | 第12页 |
1.4.2 研究的难点 | 第12页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2页 |
1.5 相关概念解析 | 第12-15页 |
1.5.1 失能老人、长期照护 | 第12-13页 |
1.5.2 农村社区 | 第13页 |
1.5.3 社区居家养老 | 第13-14页 |
1.5.4 服务体系、社区服务体系 | 第14-15页 |
2 社区居家养老相关的文献综述 | 第15-22页 |
2.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2.1.1 关于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 | 第15页 |
2.1.2 关于老年人照料需求的研究 | 第15-16页 |
2.1.3 对于社区照顾的研究 | 第16页 |
2.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6-21页 |
2.2.1 农村主要养老模式 | 第16-17页 |
2.2.2 关于长期照护的相关研究 | 第17-18页 |
2.2.3 关于居家养老的相关论述 | 第18-19页 |
2.2.4 关于社区照顾的相关研究 | 第19-20页 |
2.2.5 社区居家养老的相关研究 | 第20-21页 |
2.3 文献评述 | 第21-22页 |
3 开展农村失能老人社区居家长期照护服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22-29页 |
3.1 农村开展失能老人社区居家长期照护服务的必要性 | 第22-25页 |
3.1.1 农村老龄化问题突出 | 第22-23页 |
3.1.2 农村失能老人照护服务需求强烈 | 第23页 |
3.1.3 农村失能老人长照护服务有效供给不足 | 第23-25页 |
3.2 农村地区开展失能老人社区居家长期照护服务的可行性 | 第25-29页 |
3.2.1 国家政策给予大力支持 | 第25页 |
3.2.2 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 第25-26页 |
3.2.3 社区居家符合农村失能老人的养老传统 | 第26-27页 |
3.2.4 社区居家养老具备在农村地区的发展优势 | 第27-29页 |
4 农村失能老人社区居家长期照护服务实施的困难及原因 | 第29-39页 |
4.1 农村失能老人社区居家长期照护服务实施面临的困难 | 第29-33页 |
4.1.1 经费不足、资金短缺 | 第29-30页 |
4.1.2 制度建设滞后 | 第30-31页 |
4.1.3 服务队伍规模小、专业化水平低 | 第31-32页 |
4.1.4 市场化程度低 | 第32-33页 |
4.2 农村失能老人社区居家长期照护服务实施面临困难的原因 | 第33-39页 |
4.2.1 资金投入不够、筹资渠道单一 | 第33-35页 |
4.2.2 缺乏系统且有效的制度安排 | 第35-36页 |
4.2.3 长期照护服务队伍建设落后 | 第36-38页 |
4.2.4 养老服务市场不健全 | 第38-39页 |
5 构建农村失能老人社区居家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的建议 | 第39-47页 |
5.1 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健全制度保障体系 | 第39-40页 |
5.1.1 建立长期护理保障制度 | 第39页 |
5.1.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法律保障 | 第39-40页 |
5.1.3 强化地方政府对社区服务的管理 | 第40页 |
5.2 提高宣传力度,优化长期照护服务环境 | 第40-41页 |
5.2.1 倡导老年人树立健康的养老理念 | 第40-41页 |
5.2.2 提倡子女弘扬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 第41页 |
5.3 加大资金支持,搭建资金保障体系 | 第41-43页 |
5.4 加强人员建设,完善服务队伍体系 | 第43-45页 |
5.4.1 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 第43-44页 |
5.4.2 大力开展养老志愿服务 | 第44-45页 |
5.5 鼓励市场参与,充实力量支持体系 | 第45-47页 |
6 研究的不足和后续研究的建议 | 第47-49页 |
6.1 研究的不足 | 第47页 |
6.2 后续研究的建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附录 一 | 第54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4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目录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