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公路隧道衬砌结构健康状况评价方法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隧道病害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隧道病害成因分析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3 隧道结构健康评价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公路隧道健康评价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现场检测数据统计与成因分析 | 第15-32页 |
2.1 所检测隧道工程概况 | 第15-17页 |
2.2 现场检测数据统计分析 | 第17-29页 |
2.2.1 衬砌裂缝 | 第18-21页 |
2.2.2 渗漏水 | 第21-25页 |
2.2.3 衬砌厚度 | 第25-27页 |
2.2.4 衬砌背后空洞 | 第27-29页 |
2.3 成因分析 | 第29-31页 |
2.3.1 衬砌裂缝 | 第29页 |
2.3.2 渗漏水 | 第29-30页 |
2.3.3 衬砌厚度 | 第30页 |
2.3.4 衬砌背后空洞 | 第30-31页 |
2.4 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判定标准 | 第32-50页 |
3.1 评价指标选取体系 | 第32-36页 |
3.1.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32-33页 |
3.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33-35页 |
3.1.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5-36页 |
3.2 衬砌结构健康评价等级的制定 | 第36-39页 |
3.3 评价指标的判定标准 | 第39-49页 |
3.3.1 指标无量纲化 | 第39-40页 |
3.3.2 评价指标判定标准及其量化 | 第40-49页 |
3.4 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评价指标权重 | 第50-57页 |
4.1 概述 | 第50页 |
4.2 模糊层次分析法 | 第50-52页 |
4.3 专家自身权重的确定 | 第52-53页 |
4.4 指标权重 | 第53-56页 |
4.5 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公路隧道衬砌结构健康状况可变模糊评价 | 第57-78页 |
5.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57-58页 |
5.1.1 常用的评价方法 | 第57-58页 |
5.1.2 可变模糊评价方法的优点 | 第58页 |
5.2 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评价模型 | 第58-65页 |
5.2.1 可变模糊集理论 | 第58-61页 |
5.2.2 可变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61-62页 |
5.2.3 相对差异函数模型参数确定 | 第62-63页 |
5.2.4 可变模糊评价步骤 | 第63-65页 |
5.3 算例分析 | 第65-76页 |
5.3.1 工程概况 | 第65-66页 |
5.3.2 评价指标权重 | 第66页 |
5.3.3 相对隶属度的计算 | 第66-73页 |
5.3.4 可变模糊综合评判 | 第73-76页 |
5.4 比较分析 | 第76-77页 |
5.5 小结 | 第77-78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78-79页 |
结论 | 第78页 |
进一步工作建议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