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第8-11页 |
摘要 | 第11-12页 |
ABSTRACT | 第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研究的现状 | 第14-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7-18页 |
1.5 论文创新点和框架 | 第18-21页 |
1.5.1 论文创新点 | 第18页 |
1.5.2 论文框架 | 第18-21页 |
第2章 情感化设计和手机APP界面理论概述 | 第21-29页 |
2.1 情感的相关概述 | 第21-23页 |
2.1.1 情感的起源和作用 | 第21-22页 |
2.1.2 情感的分类 | 第22-23页 |
2.1.3 人们的情感述求 | 第23页 |
2.2 情感化设计的相关概述 | 第23-25页 |
2.2.1 情感化设计的概念 | 第23-24页 |
2.2.2 情感化设计理论体系 | 第24-25页 |
2.3 手机APP界面的相关理论 | 第25-28页 |
2.3.1 手机相关概念 | 第25-26页 |
2.3.2 手机APP相关概念 | 第26-27页 |
2.3.3 手机APP使用特点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影响手机APP界面的情感化因素分析 | 第29-45页 |
3.1 审美标准 | 第29页 |
3.2 视觉层面的情感化因素分析 | 第29-39页 |
3.2.1 手机APP界面的内涵因素 | 第30-32页 |
3.2.2 手机APP界面的图形因素 | 第32-36页 |
3.2.3 手机APP界面的文字因素 | 第36-37页 |
3.2.4 手机APP界面的颜色因素 | 第37-38页 |
3.2.5 手机APP界面的布局因素 | 第38-39页 |
3.3 使用层面的情感化因素分析 | 第39-40页 |
3.3.1 用户与手机APP界面的交互方式分析 | 第39页 |
3.3.2 提升APP界面操作层面情感体验因素分析 | 第39-40页 |
3.4 反思层面的情感化因素分析 | 第40-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手机APP界面的情感化设计分析 | 第45-53页 |
4.1 手机APP的用户模型分析 | 第45-48页 |
4.1.1 手机APP的用户认知模型分析 | 第45-46页 |
4.1.2 手机APP的用户行为模型分析 | 第46-48页 |
4.1.3 手机APP的用户情感模型分析 | 第48页 |
4.2 手机APP界面的设计师因素分析 | 第48-49页 |
4.3 手机APP界面设计的实施 | 第49-50页 |
4.4 手机APP界面设计的情感化要素提炼 | 第50-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手机APP界面情感化设计的原则及方法 | 第53-63页 |
5.1 手机APP界面情感化设计综合分析 | 第53-54页 |
5.2 手机APP界面情感化设计的原则 | 第54-58页 |
5.2.1 视觉层面设计原则 | 第54-55页 |
5.2.2 操作层面设计原则 | 第55-56页 |
5.2.3 反思层面设计原则 | 第56-58页 |
5.3 手机APP界面情感化设计方法模型构建 | 第58-61页 |
5.3.1 情绪版设计方法 | 第58-59页 |
5.3.2 手机APP情绪版的设计具体实施 | 第59-6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6章 猫眼电影APP界面改良设计 | 第63-73页 |
6.1 猫眼电影分析和主题确定 | 第63-64页 |
6.1.1 猫眼电影APP介绍 | 第63页 |
6.1.2 通过调研确定界面设计目标 | 第63-64页 |
6.2 猫眼电影迭代方法过程 | 第64-67页 |
6.3 猫眼电影APP视觉版呈现 | 第67-70页 |
6.4 猫眼电影APP界面设计方案评估 | 第70-72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附录1 | 第79-80页 |
附录2 | 第80-81页 |
附录3 | 第81-83页 |
附录4 | 第83-84页 |
附录5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7-8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