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结构原理、结构力学论文

高速铁路桥梁徐变上拱及墩台沉降监测与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8页
        1.2.1 桥梁徐变上拱预测方法与进展第11-13页
        1.2.2 桥梁桩基础沉降计算分析第13-16页
        1.2.3 桥梁常规变形观测方法第16-17页
        1.2.4 静力水准系统应用第17-18页
    1.3 主要工作和技术路线第18-20页
        1.3.1 主要工作第18-19页
        1.3.2 技术路线第19-20页
2 静力水准系统的建立第20-31页
    2.1 概述第20页
    2.2 结构组成第20-21页
    2.3 工作原理第21-22页
    2.4 现场试验方案第22-29页
        2.4.1 典型孔跨选择第22-23页
        2.4.2 测点布置第23-25页
        2.4.3 埋设方法与步骤第25-29页
        2.4.4 注意事项第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1页
3 静力水准系统测试结果分析第31-55页
    3.1 概述第31页
    3.2 监测方案第31页
    3.3 梁体竖向变形长期监测结果分析第31-43页
        3.3.1 上虞特大桥典型孔跨监测结果分析第31-34页
        3.3.2 曹娥江特大桥典型孔跨监测结果分析第34-38页
        3.3.3 两区段监测结果对比分析第38-41页
        3.3.4 工后残余徐变发展第41-43页
    3.4 墩台基础相对沉降长期监测结果分析第43-49页
    3.5 监测结果与规范值比较第49-52页
        3.5.1 梁体变形监测值与规范值对比第49-50页
        3.5.2 墩(台)基础沉降监测值与规范值对比第50-52页
    3.6 静力水准系统应用分析第52-53页
    3.7 本章小结第53-55页
4 典型孔跨简支箱梁跨中徐变数值分析第55-69页
    4.1 概述第55页
    4.2 我国规范混凝土收缩徐变计算模型第55-56页
        4.2.1 公路桥涵设计规范第55页
        4.2.2 铁路桥涵设计规范第55-56页
    4.3 MIDAS/CIVIL中徐变计算方法第56-60页
        4.3.1 外荷载及预应力孔道的处理方法第56页
        4.3.2 预应力损失的处理方法第56-57页
        4.3.3 徐变的实现方法第57-60页
    4.4 计算对象概况第60-62页
        4.4.1 主要技术指标第60页
        4.4.2 主要材料和配筋说明第60-62页
        4.4.3 施工阶段说明第62页
    4.5 简支箱梁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62-67页
        4.5.1 各规范计算结果第63-64页
        4.5.2 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第64-67页
        4.5.3 长期徐变变形计算第67页
    4.6 本章小结第67-69页
5 典型桥墩桩基沉降数值分析第69-84页
    5.1 概述第69页
    5.2 ABAQUS相关功能第69-70页
    5.3 有限元计算理论第70-73页
        5.3.1 基本假定第70页
        5.3.2 材料本构模型第70页
        5.3.3 桩土界面接触模型第70-71页
        5.3.4 迭代方法第71-73页
    5.4 桥墩桩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73-79页
        5.4.1 计算对象第73-75页
        5.4.2 几何模型及计算区域第75-76页
        5.4.3 网格划分和边界条件第76-77页
        5.4.4 本构模型及计算参数第77-78页
        5.4.5 荷载工况模拟第78-79页
    5.5 计算结果分析第79-83页
        5.5.1 地应力平衡第79-80页
        5.5.2 各荷载工况下沉降量第80-81页
        5.5.3 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第81-82页
        5.5.4 桥墩沉降长期发展第82-83页
    5.6 本章小结第83-84页
6 结论与展望第84-87页
    6.1 主要结论第84-86页
    6.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93-94页
致谢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速公路路基沉陷注浆处治技术研究
下一篇:钢筋混凝土空心高墩桥梁地震易损性分析及抗震加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