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论文--路侧服务设施论文

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现状第11-15页
        1.2.1 充电设施的分类及特性第11-12页
        1.2.2 国外充电设施发展现状第12-14页
        1.2.3 国内充电设施发展现状第14-15页
    1.3 国内外充电站规划研究现状第15-17页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第17-19页
第2章 电动汽车充电负荷计算第19-35页
    2.1 引言第19页
    2.2 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影响因素第19-21页
        2.2.1 电动汽车类型及其行驶特性第19-20页
        2.2.2 充电模式选择第20-21页
        2.2.3 电动汽车保有量第21页
    2.3 基于时间特性的各类型电动汽车充电负荷计算第21-28页
        2.3.1 基于时间特性的充电负荷计算模型第22页
        2.3.2 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充电负荷计算第22-24页
        2.3.3 不同类型电动汽车充电负荷计算第24-28页
    2.4 基于空间特性的各类型电动汽车充电负荷计算第28-34页
        2.4.1 基于空间特性的充电负荷计算模型第28-29页
        2.4.2 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充电负荷计算第29-31页
        2.4.3 区域电动汽车充电负荷计算实例第31-34页
    2.5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3章 充电站规划影响因素研究第35-46页
    3.1 引言第35页
    3.2 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影响因素第35-36页
        3.2.1 充电负荷的需求第35页
        3.2.2 投资运行的经济性第35页
        3.2.3 电网的安全性第35-36页
        3.2.4 充电的便利性第36页
    3.3 充电站规划影响因素的指标量化分析第36-39页
        3.3.1 充电站规划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第36-37页
        3.3.2 投资运行的经济性指标第37-38页
        3.3.3 电网的安全性指标第38页
        3.3.4 充电的便利性指标第38-39页
    3.4 基于量化指标的充电站规划实例第39-45页
        3.4.1 规划模型第39页
        3.4.2 约束条件第39-40页
        3.4.3 模型求解算法与流程第40-42页
        3.4.4 算例与分析第42-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基于量子遗传算法的充电站规划第46-57页
    4.1 引言第46页
    4.2 充电站规划数学模型第46-48页
        4.2.1 目标函数第46-47页
        4.2.2 约束条件第47-48页
    4.3 模型求解第48-52页
        4.3.1 各成本的权重计算第48-49页
        4.3.2 候选站址的确定第49-50页
        4.3.3 模型求解算法第50-52页
        4.3.4 模型求解步骤第52页
    4.4 仿真算例第52-56页
    4.5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结论与展望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致谢第62-63页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模量沥青混合料专用硬质沥青的研制与应用
下一篇:中等跨径波形钢腹板组合梁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