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信贷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1.2.1 绿色信贷的定义与内涵 | 第10-11页 |
1.2.2 绿色信贷及其发展的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1.2.3 绿色信贷与银行绩效关系的研究 | 第12-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3.1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6-17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国内外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发展现状 | 第18-25页 |
2.1 实施绿色信贷的必要性分析 | 第18-19页 |
2.2 赤道原则与国外银行绿色信贷业务发展现状 | 第19-21页 |
2.2.1 赤道原则 | 第19-20页 |
2.2.2 国外主要银行的绿色信贷产品 | 第20-21页 |
2.3 国内银行绿色信贷发展现状 | 第21-25页 |
2.3.1 我国绿色信贷相关政策梳理 | 第21-22页 |
2.3.2 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发展现状 | 第22-25页 |
第三章 绿色信贷对银行绩效的影响机制分析 | 第25-30页 |
3.1 绿色信贷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 | 第25-26页 |
3.2 绿色信贷对银行管理效率的影响 | 第26页 |
3.3 绿色信贷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 第26-28页 |
3.4 影响银行绩效的其他因素 | 第28-30页 |
第四章 绿色信贷对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检验 | 第30-48页 |
4.1 变量选取与数据描述 | 第30-36页 |
4.1.1 变量设定 | 第30-32页 |
4.1.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32-33页 |
4.1.3 统计性描述 | 第33-35页 |
4.1.4 相关性分析 | 第35-36页 |
4.2 面板单位根检验 | 第36-38页 |
4.3 基础回归分析 | 第38-40页 |
4.3.1 混合OLS回归 | 第38页 |
4.3.2 固定效应回归 | 第38-39页 |
4.3.3 回归结果分析 | 第39-40页 |
4.4 工具变量回归分析 | 第40-43页 |
4.4.1 绿色信贷的内生性讨论 | 第40-41页 |
4.4.2 工具变量的选取 | 第41页 |
4.4.3 工具变量模型的设定 | 第41-42页 |
4.4.4 工具变量回归结果分析 | 第42-43页 |
4.5 稳健性检验 | 第43-48页 |
4.5.1 工具变量的相关检验 | 第43-44页 |
4.5.2 更换估计方法的估计 | 第44-46页 |
4.5.3 更换工具变量的估计 | 第46-48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 第48-52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8-49页 |
5.2 促进我国绿色信贷发展的建议 | 第49-51页 |
5.2.1 建立绿色信贷相关的激励机制 | 第49页 |
5.2.2 提高管理水平 | 第49-50页 |
5.2.3 完善环保信息披露机制 | 第50-51页 |
5.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51-52页 |
5.3.1 扩大样本容量 | 第51页 |
5.3.2 处理样本选择的内生性 | 第51页 |
5.3.3 将声誉纳入研究模型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