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1.2.1 金融集聚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2.2 关于金融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 第15-17页 |
1.2.3 关于金融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 第17-18页 |
1.2.4 研究评述 | 第18-19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20-22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20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1.5 可能创新之处 | 第22-23页 |
第二章 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 第23-30页 |
2.1 金融集聚的理论基础 | 第23-25页 |
2.1.1 产业集聚理论 | 第23-24页 |
2.1.2 经济增长理论 | 第24-25页 |
2.2 金融集聚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第25-30页 |
2.2.1 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要素层面影响 | 第26-27页 |
2.2.2 金融集聚影响城市经济增长效应层面影响 | 第27-30页 |
第三章 北部湾城市群经济发展和金融集聚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 第30-39页 |
3.1 北部湾城市群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第30-33页 |
3.1.1 北部湾城市群经济发展情况 | 第30-32页 |
3.1.2 北部湾城市群经济发展存在问题 | 第32-33页 |
3.2 北部湾城市群金融业空间集聚的度量 | 第33-36页 |
3.2.1 金融产业空间集聚水平测度的主要方法 | 第33页 |
3.2.2 北部湾城市群金融产业集聚的衡量与分析 | 第33-36页 |
3.3 冷热点分析 | 第36-39页 |
第四章 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模型选择 | 第39-48页 |
4.1 理论模型的设定 | 第39页 |
4.2 空间计量理论与模型介绍 | 第39-42页 |
4.2.1 空间自相关检验 | 第40-41页 |
4.2.2 空间计量模型 | 第41-42页 |
4.3 空间权重矩阵设定 | 第42-45页 |
4.4 空间溢出度量的理论依据 | 第45-48页 |
第五章 模型估计和实证分析 | 第48-61页 |
5.1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第48-49页 |
5.2 北部湾城市群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 第49-51页 |
5.3 空间计量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和分析 | 第51-57页 |
5.4 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 第57-58页 |
5.5 空间溢出效应分解 | 第58-6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1-65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1-62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62-64页 |
6.2.1 完善不同层次的城市金融中心的功能 | 第62-63页 |
6.2.2 加强城市群内部协同发展,提高金融创新效率 | 第63页 |
6.2.3 优化城市金融发展软环境 | 第63-64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与课题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