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3-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1 轴承可靠性研究的现状 | 第15-16页 |
1.3.2 比例风险模型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3 视情维修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8-21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1.4.2 论文技术路线图 | 第20-21页 |
2 城轨列车走行部滚动轴承运行可靠性分析方法与应用 | 第21-34页 |
2.1 运行可靠性与传统可靠性评估的不同 | 第21-22页 |
2.2 滚动轴承可靠性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2.2.1 可靠性特征量 | 第22-23页 |
2.2.2 滚动轴承可靠性试验 | 第23页 |
2.2.3 滚动轴承寿命分布 | 第23-25页 |
2.3 滚动轴承运行可靠性评估模型 | 第25-29页 |
2.3.1 滚动轴承威布尔比例故障率模型 | 第26-27页 |
2.3.2 模型PH假定性检验 | 第27页 |
2.3.3 参数估计 | 第27-29页 |
2.4 基于运行可靠性的滚动轴承视情维修理论 | 第29-32页 |
2.4.1 视情维修概述 | 第29-31页 |
2.4.2 视情维修决策的处理策略 | 第31-32页 |
2.4.3 基于运行可靠性的滚动轴承视情维修 | 第32页 |
2.5 小结 | 第32-34页 |
3 走行部滚动轴承运行可靠性评估 | 第34-45页 |
3.1 滚动轴承全寿命数据采集 | 第34-36页 |
3.2 模型协变量选择与计算 | 第36-38页 |
3.3 模型PH假定检验 | 第38-41页 |
3.4 威布尔比例故障率模型的建立 | 第41-44页 |
3.4.1 模型参数估计 | 第41-42页 |
3.4.2 可靠性指标计算 | 第42-44页 |
3.5 小结 | 第44-45页 |
4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比例故障率模型参数估计 | 第45-53页 |
4.1 PSO算法及其改进 | 第45-47页 |
4.1.1 标准PSO算法(SPSO) | 第45-46页 |
4.1.2 收缩因子粒子群算法(CFPSO) | 第46-47页 |
4.1.3 改进收缩因子粒子群算法(MCFPSO) | 第47页 |
4.2 基于PSO算法的比例故障率模型参数估计 | 第47-49页 |
4.3 比例故障率模型参数估计实例研究 | 第49-52页 |
4.3.1 计算效率比较 | 第49-51页 |
4.3.2 初值选取对算法的影响力比较 | 第51-52页 |
4.4 小结 | 第52-53页 |
5 基于运行可靠性的走行部滚动轴承视情维修决策 | 第53-60页 |
5.1 最大可用度为目标的视情维修决策模型 | 第53-57页 |
5.2 视情维修决策实例 | 第57-58页 |
5.3 小结 | 第58-6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0-63页 |
6.1 结论 | 第60-61页 |
6.2 论文创新点 | 第61页 |
6.3 不足与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附录A | 第67-69页 |
附录B | 第69-70页 |
附录C | 第70-81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1-8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