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本文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1.1.2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1-14页 |
1.2.1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1-12页 |
1.2.2 本文研究的方法 | 第12-14页 |
2 绩效管理相关理论研究及文献综述 | 第14-40页 |
2.1 绩效管理概述 | 第14-20页 |
2.1.1 绩效、激励、绩效管理的涵义 | 第14-15页 |
2.1.2 绩效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 | 第15-16页 |
2.1.3 绩效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 | 第16-17页 |
2.1.4 绩效管理体系 | 第17-20页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第20-24页 |
2.2.1 工作激励理论 | 第20-22页 |
2.2.2 国外绩效管理理论的研究发展及现状 | 第22-24页 |
2.2.3 国内绩效管理理论的研究发展及现状 | 第24页 |
2.3 几种典型的绩效管理方法 | 第24-40页 |
2.3.1 平衡计分卡BSC | 第24-30页 |
2.3.2 关键绩效指标法KPI | 第30-33页 |
2.3.3 目标管理法MBO | 第33-35页 |
2.3.4 360度反馈法 | 第35-36页 |
2.3.5 各种绩效管理方法的比较分析 | 第36-40页 |
3 E公司绩效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40-48页 |
3.1 E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第40-42页 |
3.1.1 E公司简介 | 第40-41页 |
3.1.2 E公司组织结构 | 第41-42页 |
3.2 E公司人力资源现状 | 第42页 |
3.3 E公司绩效管理现状 | 第42-43页 |
3.3.1 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 | 第42-43页 |
3.3.2 基层员工绩效考核 | 第43页 |
3.4 E公司现有绩效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3-48页 |
3.4.1 公司绩效管理目标定位不准确 | 第44-45页 |
3.4.2 绩效指标的选取没有较全面的体现相应的工作核心 | 第45页 |
3.4.3 考核周期的设置不尽合理 | 第45-46页 |
3.4.4 考核人员的组成结构不合理 | 第46页 |
3.4.5 考核结果没有很好的应用于实际 | 第46-48页 |
4 E公司基于BSC的KPI绩效管理体系设计 | 第48-60页 |
4.1 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思路 | 第48-52页 |
4.1.1 设计基本思路 | 第48页 |
4.1.2 BSC与KPI的整合 | 第48-49页 |
4.1.3 设计基本原则 | 第49-50页 |
4.1.4 设计实现流程 | 第50-51页 |
4.1.5 关键环节及注意事项 | 第51-52页 |
4.2 绩效管理体系指标的设计 | 第52-60页 |
4.2.1 绩效指标体系结构 | 第52-53页 |
4.2.2 公司战略目标分析 | 第53-54页 |
4.2.3 公司平衡计分卡应用 | 第54-55页 |
4.2.4 主要部门职责分析 | 第55-57页 |
4.2.5 部门关键绩效指标 | 第57-58页 |
4.2.6 员工绩效考核指标 | 第58-59页 |
4.2.7 绩效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9-60页 |
5 E公司绩效管理体系的实施 | 第60-68页 |
5.1 绩效管理实施计划 | 第60页 |
5.2 实施步骤 | 第60-62页 |
5.3 沟通辅导 | 第62-64页 |
5.4 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 | 第64页 |
5.5 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 | 第64页 |
5.6 绩效管理的持续改进与提升 | 第64-65页 |
5.7 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的保障措施 | 第65-6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结论 | 第68-69页 |
6.2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附录 | 第72-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