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 第14-16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2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6-25页 |
2.1 绩效及绩效管理 | 第16-19页 |
2.1.1 绩效的含义与特性 | 第16-17页 |
2.1.2 绩效管理的内涵 | 第17-19页 |
2.2 绩效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 第19-22页 |
2.2.1 平衡计分卡 | 第19页 |
2.2.2 关键绩效指标 | 第19-20页 |
2.2.3 目标管理 | 第20-21页 |
2.2.4 360°反馈法 | 第21-22页 |
2.3 中小企业绩效管理特性研究 | 第22-25页 |
第3章 FQ 公司绩效管理体系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5-37页 |
3.1 FQ 公司简介 | 第25-30页 |
3.1.1 FQ 公司概况 | 第25页 |
3.1.2 FQ 公司的组织构架 | 第25-26页 |
3.1.3 FQ 公司的人力资源现状 | 第26-30页 |
3.2 FQ 公司绩效管理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 第30-37页 |
3.2.1 缺乏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 | 第34页 |
3.2.2 绩效管理与公司战略目标脱节 | 第34-35页 |
3.2.3 绩效考核对象局限于个人 | 第35页 |
3.2.4 绩效考核结果应用单一 | 第35页 |
3.2.5 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不科学 | 第35-36页 |
3.2.6 绩效结果反馈机制不健全 | 第36-37页 |
第4章 FQ 公司绩效管理体系的优化设计 | 第37-52页 |
4.1 FQ 公司绩效管理体系优化设计的原则和思路 | 第37-38页 |
4.1.1 绩效管理体系优化设计的原则 | 第37页 |
4.1.2 绩效管理体系优化设计的思路 | 第37-38页 |
4.2 绩效管理委员会的成立及其职责的确定 | 第38-39页 |
4.3 FQ 公司绩效考核指标的优化 | 第39-43页 |
4.3.1 FQ 公司的战略目标和年度经营目标 | 第39页 |
4.3.2 公司级关键绩效指标 | 第39-40页 |
4.3.3 部门级关键绩效指标 | 第40-41页 |
4.3.4 个人关键绩效指标 | 第41-42页 |
4.3.5 关键绩效指标的指标值的确定 | 第42-43页 |
4.4 FQ 公司绩效管理流程的优化 | 第43-52页 |
4.4.1 绩效计划 | 第43-44页 |
4.4.2 绩效实施与管理 | 第44-45页 |
4.4.3 绩效考核 | 第45-47页 |
4.4.4 绩效反馈与面谈 | 第47-50页 |
4.4.5 绩效改进 | 第50页 |
4.4.6 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 | 第50-52页 |
第5章 FQ 公司新绩效管理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52-56页 |
5.1 获得公司全员的支持 | 第52-53页 |
5.1.1 获得公司高层管理者的重视和支持 | 第52页 |
5.1.2 获得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的认同和投入 | 第52页 |
5.1.3 获得公司普通员工的理解和配合 | 第52-53页 |
5.2 建立高效的绩效文化 | 第53-54页 |
5.3 加强绩效管理培训 | 第54页 |
5.4 营造良好的绩效管理环境 | 第54-55页 |
5.4.1 建立良好的绩效沟通环境 | 第54页 |
5.4.2 建立顺畅的绩效评估申诉机制环境 | 第54-55页 |
5.5 做好新绩效管理体系的试点与推广工作 | 第55-5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录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