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多元硫化物纳米结构的控制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硫属化合物的研究进展第10-11页
        1.2.1 三元硫属化合物的研究进展第10-11页
        1.2.2 四元硫属化合物的研究进展第11页
    1.3 硫属化合物制备方法第11-15页
        1.3.1 溶剂热合成法第11-14页
            1.3.1.1 溶剂热合成法的特点第12页
            1.3.1.2 溶剂热合成法设备第12-13页
            1.3.1.3 溶剂热分离体系第13-14页
        1.3.2 溶剂回流合成方法第14-15页
        1.3.3 电化学合成方法第15页
    1.4 本文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第15-17页
第二章 闪锌矿、纤锌矿、尖晶石结构 Cu-In-S 纳米晶的选择合成第17-37页
    2.1 前言第17-18页
    2.2 实验部分第18-20页
        2.2.1 样品制备第18-19页
            2.2.1.1 尖晶石 In_(3-x)S_4前驱物的制备第18-19页
            2.2.1.2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Cu(dedc)_2]前驱物的制备第19页
            2.2.1.3 不同结构 Cu-In-S 纳米晶的制备第19页
        2.2.2 样品表征第19-20页
    2.3 物相及结构分析第20-32页
        2.3.1 闪锌矿 CuInS_2物相分析第20-21页
        2.3.2 纤锌矿 CuInS_2物相分析第21-23页
        2.3.3 尖晶石结构 CuIn_5S_8物相分析第23-28页
        2.3.4 Cu-In-S 三个物相以及尖晶石 In_(3-x)S_4晶体结构分析第28-32页
    2.4 对比实验分析第32-35页
    2.5 UV-Vis 图谱第35-36页
    2.6 结论第36-37页
第三章 铜基底上纤锌矿结构 CuInS_2空心球薄膜的制备第37-50页
    3.1 前言第37页
    3.2 实验部分第37-39页
        3.2.1 样品制备第38页
            3.2.1.1 Cu(OH)_2一维纳米阵列的生长第38页
            3.2.1.2 纤锌矿 CuInS_2的制备第38页
            3.2.1.3 对比实验第38页
        3.2.2 实验仪器第38-39页
    3.3 表征方法第39-48页
        3.3.1 物相分析第39-42页
        3.3.2 形貌分析第42-48页
            3.3.2.1 Cu(OH)_2前驱的形貌第42-44页
            3.3.2.2 所制备纤锌矿 CuInS_2产物的形貌第44-45页
            3.3.2.3 反应体系对产物的影响第45-46页
            3.3.2.4 InCl_3的用量对产物的影响第46-48页
    3.4 UV-Vis 图谱第48-49页
    3.5 结论第49-50页
第四章 液相回流法制备 Ag_3Pb_2Sb_3S_8纳米棒第50-56页
    4.1 前言第50页
    4.2 实验部分第50-52页
        4.2.1 样品制备第51页
            4.2.1.1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的制备第51页
            4.2.1.2 Pb_2Ag_3Sb_3S_8的制备第51页
        4.2.2 实验仪器第51-5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2-55页
        4.3.1 物相分析第52-53页
        4.3.2 成分分析第53-54页
        4.3.3 形貌分析第54-55页
    4.4 结论第55-56页
第五章 总结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5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lN基稀磁半导体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下一篇:Si1-xAlxN/Ag/Ta低辐射薄膜制备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