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中、老年论文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的海南省候鸟式养老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一、绪论第8-15页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8-10页
        1. 研究背景第8-9页
        2. 研究意义第9-10页
    (二) 文献综述第10-13页
        1. 关于候鸟式养老的研究第10-11页
        2. 关于积极老龄化的研究第11-13页
        3. 对现有研究的述评小结第13页
    (三)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3-15页
        1. 研究内容第13-14页
        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二、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第15-22页
    (一) 理论基础:积极老龄化第15-19页
        1. 积极老龄化的提出第15-16页
        2. 积极老龄化的概念和内涵第16-19页
        3. 实施积极老龄化策略的意义第19页
    (二) 概念界定:候鸟式养老第19-22页
三、海南省候鸟式养老的基本情况第22-31页
    (一) 海南省候鸟老人概况第22-23页
    (二) 海南省候鸟式养老的政策现状第23-26页
        1. 养老服务相关政策现状第23-24页
        2. 医疗保障相关政策现状第24-26页
        3. 候鸟人才相关政策现状第26页
    (三) 海南省候鸟式养老的现状第26-31页
        1. 健康层面第26-28页
        2. 参与层面第28-29页
        3. 保障层面第29-31页
四、海南省候鸟式养老面临的问题第31-39页
    (一) 健康层面第31-32页
        1. 医疗服务落后,不能满足候鸟老人健康养老的需求第31-32页
        2. 传统医药未充分发挥其在健康疗养中的作用第32页
    (二) 参与层面第32-35页
        1. 老年候鸟人才就业难第33页
        2. 候鸟老人与海南本地人交流少,群体隔阂较深第33-34页
        3. 候鸟老人政治参与方式单一第34-35页
    (三) 保障层面第35-39页
        1. 居家养老服务尚未覆盖候鸟老人第35-36页
        2. 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存在制度瓶颈第36页
        3. 缺少候鸟式养老服务机构的行业规定第36-37页
        4. 公共服务体系未完全覆盖候鸟人群第37页
        5. 政府对候鸟式养老不够重视第37-39页
五、促进海南省候鸟式养老的对策第39-45页
    (一) 发展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候鸟老人健康水平第39-40页
        1. 加快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升医疗水平第39页
        2. 大力发展传统医药,促进健康疗养第39-40页
    (二) 引导候鸟老人积极参与海南建设,减少群体隔阂第40-42页
        1. 挖掘老年候鸟人才资源,引导就业第40页
        2. 搭建主客沟通的桥梁,缓解双方矛盾第40-41页
        3. 规范候鸟小区管理,减少双方冲突第41-42页
        4. 丰富政治参与渠道,促进候鸟老人有序参与第42页
    (三) 进一步完善政策与开展养老、公共服务,为候鸟式养老提供保障第42-45页
        1. 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提升上门入户服务水平第42页
        2. 努力突破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的制度瓶颈第42-43页
        3. 建立候鸟式养老服务机构的行业规范第43页
        4. 推进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候鸟人群第43-44页
        5. 提高思想认识,做好候鸟式养老长期发展规划第44-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附录1: 海南省候鸟式养老研究的访谈提纲第50-51页
附录2第51-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互联网对贵州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影响研究--基于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的视角
下一篇:政社合作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研究--基于善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