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氧化多壁碳纳米管对水体中的铜和培氟沙星去除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5页
    1.1 碳纳米管概述与功能化第11-15页
        1.1.1 碳纳米管的简介第11-12页
        1.1.2 碳纳米管的功能化第12-15页
    1.2 重金属污染概述第15-18页
        1.2.1 重金属的定义、来源及其污染现状第15-16页
        1.2.2 重金属的危害第16-17页
        1.2.3 水中重金属的治理方法第17-18页
    1.3 抗生素污染概述第18-23页
        1.3.1 抗生素的定义及分类第18-19页
        1.3.2 喹诺酮类抗生素简介第19-20页
        1.3.3 抗生素来源、使用现状第20-21页
        1.3.4 抗生素的危害第21-22页
        1.3.5 水中抗生素的治理方法第22-23页
    1.4 研究课题的提出第23-25页
第二章 氧化多壁碳纳米管吸附剂的制备及表征第25-31页
    2.1 前言第25页
    2.2 材料和方法第25-26页
        2.2.1 实验化学试剂第25页
        2.2.2 仪器设备第25-26页
        2.2.3 氧化多壁碳纳米管的制备第26页
    2.3 材料的表征第26-30页
        2.3.1 扫描电镜第26-27页
        2.3.2 透射电镜(TEM)第27页
        2.3.3 Zeta电位测定分析第27-28页
        2.3.4 傅里叶红外第28-29页
        2.3.5 XPS第29-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氧化多壁碳纳米管对重金属铜的吸附研究第31-39页
    3.1 前言第31页
    3.2 实验部分第31-36页
        3.2.1 化学试剂第31页
        3.2.2 仪器设备第31-32页
        3.2.3 初始pH值对Cu(Ⅱ)吸附的影响第32-33页
        3.2.4 吸附动力学第33-34页
        3.2.5 吸附等温线第34-36页
    3.3 本章小结第36-39页
第四章 氧化多壁碳纳米管对培氟沙星(PEF)的吸附研究第39-47页
    4.1 前言第39页
    4.2 实验部分第39-46页
        4.2.1 化学试剂第39-40页
        4.2.2 仪器设备第40页
        4.2.3 初始pH值对PEF吸附的影响第40-41页
        4.2.4 吸附动力学第41-43页
        4.2.5 吸附等温线第43-46页
    4.3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五章 氧化多壁碳纳米管对铜/培氟沙星复合条件下的竞争/协调吸附作用第47-55页
    5.1 前言第47页
    5.2 实验部分第47-54页
        5.2.1 化学试剂第47页
        5.2.2 仪器设备第47-48页
        5.2.3 吸附动力学第48-50页
        5.2.4 吸附热力学第50-51页
        5.2.5 二元体系吸附实验第51-53页
        5.2.6 竞争/协同吸附机理第53-54页
    5.3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5-57页
    6.1 结论第55页
    6.2 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3页
致谢第63-64页
作者简介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硝酸盐还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异化还原成铵功能研究
下一篇:抗倒酯和抗倒酸在农田土壤中的消解及其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