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问题 | 第10-11页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 研究结论与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1 研究结论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3-16页 |
1.4.1 研究创新 | 第13-14页 |
1.4.2 研究不足 | 第14-16页 |
2 基本概念与文献综述 | 第16-23页 |
2.1 财政分权概念与文献综述 | 第16-20页 |
2.1.1 财政分权概念 | 第16-17页 |
2.1.1.1 分税制改革前(1978——1993 年) | 第16-17页 |
2.1.1.2 分税制改革后(1994 年至今) | 第17页 |
2.1.2 财政分权文献综述 | 第17-20页 |
2.2 经济波动概念与文献综述 | 第20-22页 |
2.2.1 经济波动概念 | 第20-21页 |
2.2.2 经济波动文献综述 | 第21-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理论框架 | 第23-28页 |
3.1 中国式财政分权与地区经济增长:理论分析框架 | 第23-26页 |
3.1.1 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现有理论模型 | 第23-24页 |
3.1.2 中国式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框架 | 第24-26页 |
3.2 财政分权与经济波动的中国式逻辑:一个理论框架 | 第26-28页 |
4 财政分权、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均衡:实证检验 | 第28-33页 |
4.1 财政分权指标的测量 | 第28页 |
4.2 基本计量模型 | 第28-30页 |
4.2.1 构建模型 | 第28-29页 |
4.2.2 数据选取及处理 | 第29-30页 |
4.3 面板模型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第30-3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5 财政分权与扩张偏向的财政政策:经济波动的根源 | 第33-41页 |
5.1 研究问题与假说 | 第33-35页 |
5.1.1 研究问题 | 第33-34页 |
5.1.2 研究假说的提出 | 第34-35页 |
5.2 财政分权与经济波动:实证检验 | 第35-37页 |
5.3 扩张偏向的财政政策:假说检验 | 第37-40页 |
5.3.1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第37-38页 |
5.3.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38-4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6 政策建议 | 第41-43页 |
6.1 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增强财政透明度 | 第41页 |
6.2 改革政绩考核机制,重塑地方政府行为模式 | 第41-42页 |
6.3 调整政府转移支付结构,实行更加合理的财政平衡政策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后记 | 第46-47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