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棉论文

黄褐棉导入系纤维品质性状QTL定位及转录组分析

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2页
    1 研究发展现状第14-21页
        1.1 QTL定位研究进展第14-18页
            1.1.1 QTL定位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第15页
            1.1.2 QTL定位在棉花中的研究进展第15-17页
            1.1.3 QTL定位在棉花纤维品质中的研究进展第17-18页
        1.2 转录组研究进展第18-21页
            1.2.1 植物转录组的研究进展第18-19页
            1.2.2 棉花转录组的研究进展第19-20页
            1.2.3 棉花纤维转录组的研究进展第20-21页
    2 技术路线第21-22页
第二章 黄褐棉纤维品质QTL定位第22-4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2-27页
        1.1 实验材料第22页
        1.2 主要仪器及耗材第22页
        1.3 主要试剂及药品第22页
        1.4 试验方法第22-26页
            1.4.1 棉花叶片DNA提取第22-23页
            1.4.2 SSR分子标记第23-26页
        1.5 导入系群体数据分析方法第26-27页
            1.5.1 基因型数据统计第26页
            1.5.2 表型数据统计第26-2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7-40页
        2.1 多态性引物的筛选第27页
        2.2 纤维品质性状表型分析第27-30页
            2.2.1 黄褐棉导入系表型结果与分析第27-28页
            2.2.2 黄褐棉导入系表型分布情况与分析第28-30页
        2.3 纤维品质QTL定位分析第30-39页
            2.3.1 构建遗传图谱第30-31页
            2.3.2 纤维长度QTL结果与分析第31-34页
            2.3.3 纤维强度QTL结果与分析第34-35页
            2.3.4 马克隆值QTL结果与分析第35-37页
            2.3.5 纤维整齐度QTL结果与分析第37-38页
            2.3.6 纤维伸长率QTL结果与分析第38-39页
        2.4 优良导入系的选择第39-40页
    3 讨论第40-43页
        3.1 导入系表型鉴定第40-41页
        3.2 纤维品质QTL定位第41-42页
        3.3 优良导入系的选择第42-43页
第三章 棉花纤维转录组分析第43-8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3-48页
        1.1 实验材料第43页
        1.2 主要仪器及耗材第43页
        1.3 主要试剂及药品第43页
        1.4 试验方法第43-48页
            1.4.1 总RNA提取与检测第43-44页
            1.4.2 转录组测序第44-47页
            1.4.3 纤维品质相关基因的qRT-PCR验证第47-48页
    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8-84页
        2.1 RNA质量检测第48-49页
        2.2 转录组测序质量评估第49-55页
            2.2.1 原始数据过滤统计第49页
            2.2.2 Cleanreads碱基组成和质量分布第49-55页
        2.3 Cleanreads与四倍体陆地棉序列数据库的比对第55-62页
            2.3.1 比对结果统计第55页
            2.3.2 Reads在参考基因上的随机性第55-62页
        2.4 基于基因表达水平分析第62-71页
            2.4.1 样品相关性第62-63页
            2.4.2 样品聚类图第63页
            2.4.3 样品间共有表达基因及特异表达基因韦恩图第63-64页
            2.4.4 条件特异表达第64-67页
            2.4.5 差异基因筛选第67-71页
        2.5 差异基因的深入挖掘第71-81页
            2.5.1 差异基因的GO功能显著性富集分析第71-75页
            2.5.2 差异基因的Pathway显著性富集分析第75-78页
            2.5.3 候选基因的挖掘第78-81页
        2.6 纤维品质相关基因的qRT-PCR验证结果第81-84页
    3 讨论第84-89页
        3.1 筛选基因的功能第84-87页
        3.2 筛选基因的位置第87-89页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第89-91页
    1 总结第89-90页
    2 展望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6页
英文缩写词表第96-97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项目第97-98页
致谢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芽孢杆菌AMCC100150防治南方根结线虫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小麦分蘖相关基因TaMOC1的分离及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