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刑事侦查学(犯罪对策学、犯罪侦查学)论文--司法鉴定学论文--痕迹学论文

基于生物分子识别的多功能纳米材料的潜指印显现研究

中文摘要第3-6页
英文摘要第6-9页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第14-16页
1 绪论第16-48页
    1.1 指纹概述第16-17页
        1.1.1 指纹的特点第16-17页
        1.1.2 指纹的类型与形态第17页
    1.2 潜指印概述第17-19页
        1.2.1 潜指印的定义第17-18页
        1.2.2 潜指印显现的依据第18-19页
    1.3 潜指印的显现第19-30页
        1.3.1 潜指印显现的意义第19-20页
        1.3.2 潜指印显现的传统方法第20-24页
        1.3.3 潜指印显现的新方法第24-30页
    1.4 纳米材料在潜指印显现中的应用第30-42页
        1.4.1 纳米材料概述第30-31页
        1.4.2 金属纳米材料第31-32页
        1.4.3 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第32-33页
        1.4.4 半导体纳米材料第33页
        1.4.5 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第33-35页
        1.4.6 磁性纳米材料第35-38页
        1.4.7 荧光纳米簇材料第38-41页
        1.4.8 磁性荧光纳米材料第41-42页
    1.5 选题意义及本论文研究主要内容第42-48页
        1.5.1 选题意义第42-43页
        1.5.2 主要研究内容第43-45页
        1.5.3 主要创新点第45-48页
2 铂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在潜指印识别显现中的应用第48-62页
    2.1 引言第48-49页
    2.2 实验材料第49页
        2.2.1 主要实验试剂第49页
        2.2.2 主要实验仪器第49页
    2.3 实验方法第49-50页
        2.3.1 Pt NPs的制备第49页
        2.3.2 Pt NPs的性质研究第49-50页
        2.3.3 潜指印的制作与识别显现第50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50-60页
        2.4.1 Pt NPs的形貌表征第50-51页
        2.4.2 Pt NPs的XRD表征第51-52页
        2.4.3 Pt NPs的吸收光谱性质研究第52-53页
        2.4.4 潜指印识别显现条件的优化第53-57页
        2.4.5 不同客体上潜指印的识别显现第57-58页
        2.4.6 与茚三酮溶液的显现效果比较第58-60页
    2.5 本章小结第60-62页
3 BSA-Pt NCs的制备及其在潜指印识别显现中的应用第62-78页
    3.1 引言第62-63页
    3.2 实验材料第63页
        3.2.1 主要实验试剂第63页
        3.2.2 主要实验仪器第63页
    3.3 实验方法第63-64页
        3.3.1 超声-水热循环法合成BSA-Pt NCs第63页
        3.3.2 BSA-Pt NCs的表征及性质研究第63页
        3.3.3 潜指印的制作与识别显现第63-64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64-76页
        3.4.1 BSA-Pt NCs的制备原理第64-65页
        3.4.2 BSA-Pt NCs合成条件的优化第65-67页
        3.4.3 BSA-Pt NCs的形貌表征第67-68页
        3.4.4 BSA-Pt NCs的XRD表征第68-69页
        3.4.5 BSA-Pt NCs的吸收光谱性质研究第69-70页
        3.4.6 BSA-Pt NCs的荧光性质研究第70-71页
        3.4.7 潜指印的识别显现第71-76页
    3.5 本章小结第76-78页
4 Fe_3O_4@Pt@PE纳米蛋的制备及其对潜指印的识别显现第78-92页
    4.1 引言第78-79页
    4.2 实验材料第79-80页
        4.2.1 主要实验试剂第79页
        4.2.2 主要实验仪器第79-80页
    4.3 实验方法第80-81页
        4.3.1 PEI-Fe_3O_4的合成第80页
        4.3.2 Fe_3O_4@Pt的制备第80页
        4.3.3 Fe_3O_4@Pt@PE粉末的制备第80页
        4.3.4 Fe_3O_4@Pt@PE的性质考察第80-81页
        4.3.5 潜指印的制作与识别显现第81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81-90页
        4.4.1 Fe_3O_4@Pt@PE的制备原理第81-82页
        4.4.2 Fe_3O_4@Pt@PE的形貌表征第82-83页
        4.4.3 Fe_3O_4@Pt@PE的XRD表征第83页
        4.4.4 Fe_3O_4@Pt@PE的磁性考察第83-84页
        4.4.5 Fe_3O_4@Pt@PE的吸收光谱性质研究第84-85页
        4.4.6 Fe_3O_4@Pt@PE的荧光性质研究第85-86页
        4.4.7 潜指印的识别显现第86-90页
    4.5 本章小结第90-92页
5 Fe_3O_4@GSH-Pt NCs纳米核壳微球的制备及其对潜指印的识别显现第92-108页
    5.1 引言第92页
    5.2 实验材料第92-93页
        5.2.1 主要实验材料第92-93页
        5.2.2 主要实验仪器第93页
    5.3 实验方法第93-94页
        5.3.1 核壳微球的制备第93-94页
        5.3.2 核壳微球的性质考察第94页
        5.3.3 潜指印的制作与识别显现第94页
    5.4 结果与讨论第94-107页
        5.4.1 核壳微球的制备原理第94-96页
        5.4.2 核壳微球合成条件的优化第96-99页
        5.4.3 核壳微球的形貌表征第99-100页
        5.4.4 核壳微球的XRD表征第100页
        5.4.5 核壳微球的磁性考察第100-101页
        5.4.6 核壳微球的吸收光谱性质研究第101-102页
        5.4.7 核壳微球的荧光性质研究第102-103页
        5.4.8 潜指印的识别显现第103-107页
    5.5 本章小结第107-108页
6 磁珠表面铂纳米簇的高效原位生长及其对潜指印的识别显现第108-124页
    6.1 引言第108页
    6.2 实验材料第108-109页
        6.2.1 主要实验试剂第108-109页
        6.2.2 主要实验仪器第109页
    6.3 实验方法第109-110页
        6.3.1 Fe_3O_4纳米磁珠的合成第109页
        6.3.2 Fe_3O_4纳米磁珠的PEI修饰第109-110页
        6.3.3 Fe_3O_4@Pt NCs的制备第110页
        6.3.4 潜指印的制作与识别显现第110页
    6.4 结果与讨论第110-122页
        6.4.1 Fe_3O_4@Pt NCs合成条件的优化第110-112页
        6.4.2 Fe_3O_4@Pt NCs的形貌表征第112-115页
        6.4.3 Fe_3O_4@Pt NCs的XRD表征第115-116页
        6.4.4 Fe_3O_4@Pt NCs的磁性考察第116-117页
        6.4.5 Fe_3O_4@Pt NCs的吸收光谱性质研究第117-118页
        6.4.6 Fe_3O_4@Pt NCs的荧光性质研究第118-119页
        6.4.7 潜指印的识别显现第119-122页
    6.5 本章小结第122-124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24-130页
    7.1 结论第124-128页
    7.2 展望第128-130页
致谢第130-132页
参考文献第132-144页
附录第144-145页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144页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申报专利情况第144-145页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和参加科研项目情况第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大数据视角的越南公务员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下一篇:新型荧光粉体材料及其在潜手印显现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