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犯罪要件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1页
第一章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概述第11-28页
 第一节 信用卡诈骗罪的基本法律关系第11-16页
  一、涉及到消费阶段的信用卡基础法律关系第12-15页
  二、不涉及消费仅作为银行自助服务的法律关系第15-16页
 第二节 信用卡诈骗罪的特点第16-19页
  一、被骗者与被害人可能并非同一主体第17-18页
  二、对于骗取财物存在的情况应当区分财物处分与财物交付第18页
  三、信用卡诈骗罪中不同主体之间的三角关系第18-19页
 第三节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法理分析第19-24页
  一、对透支行为的形式作具体的分类第19-22页
  二、透支行为的法理分析第22页
  三、信用卡诈骗罪中的恶意透支行为的界定第22-24页
 第四节 我国关于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法律法规第24-27页
 第五节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特殊性质第27-28页
  一、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不同于其他三种类型的信用卡诈骗罪第27页
  二、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不具有诈骗罪的基本过程第27-28页
第二章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犯罪构成的主体和主观要件第28-35页
 第一节 持卡人的犯罪构成要件分析第28-34页
  一、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应当为滥用信用卡型犯罪第28-30页
  二、持卡人必须为合法持卡人第30-32页
  三、对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合法持卡人中的“合法”的扩大解释第32-34页
 第二节 犯罪构成要件中的主观恶意要件分析第34-35页
第三章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犯罪构成中的客体和客观方面第35-41页
 第一节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客体第35-38页
  一、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客体的基本理论第35-37页
  二、依据现在司法实践对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客体的分析第37-38页
 第二节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客观方面第38-41页
  一、超过规定期限第38页
  二、催收后仍不还款的客观要件第38-40页
  三、透支数额较大第40-41页
第四章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在司法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研究第41-46页
 第一节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是否可以独立成立一个罪名第41-42页
 第二节 恶意透支的界限难以明确第42-43页
 第三节 犯罪形态第43-44页
 第四节 持卡人与银行之间的协议透支行为的法律性质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于剥夺政治权利刑的立法思考与执行实务探究
下一篇:论想象竞合犯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