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5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运用情况 | 第13-14页 |
1.2.1 总体情况 | 第13页 |
1.2.2 昆明局集团公司情况 | 第13-14页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 制动基础理论 | 第15-22页 |
2.1 制动机发展概况 | 第15页 |
2.2 制动方式 | 第15-18页 |
2.2.1 按动能的转移方式分类 | 第16-17页 |
2.2.2 按制动源动力分类 | 第17页 |
2.2.3 按制动力形成方式分类 | 第17-18页 |
2.3 制动机的分类 | 第18-19页 |
2.4 自动空气制动机的工作原理 | 第19页 |
2.5 空气波和制动波 | 第19-21页 |
2.5.1 空气波和空气波速 | 第19-20页 |
2.5.2 制动波和制动波速 | 第20页 |
2.5.3 缓解波和缓解波速 | 第20页 |
2.5.4 制动机的稳定性、安定性与灵敏度 | 第20-2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HX_N5型机车风源系统 | 第22-36页 |
3.1 概述 | 第22-24页 |
3.1.1 风源系统的组成 | 第22页 |
3.1.2 HX_N5型机车风源系统 | 第22-24页 |
3.2 空气压缩机组 | 第24-26页 |
3.2.1 LSEC9D型空气压缩机 | 第24-25页 |
3.2.2 TYPH00N-5.6D2/4U型空气压缩机 | 第25-26页 |
3.3 风源系统其他部件 | 第26-35页 |
3.3.1 空气滤清器 | 第26-27页 |
3.3.2 单向止回阀 | 第27-28页 |
3.3.3 空气压缩机后冷却装置 | 第28页 |
3.3.4 空气干燥器 | 第28-31页 |
3.3.5 压力传感器 | 第31-32页 |
3.3.6 J1安全阀 | 第32-33页 |
3.3.7 总风缸 | 第33-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HX_N5型机车基础制动装置 | 第36-45页 |
4.1 HX_N5型机车基础制动装置简述 | 第36页 |
4.2 PEC7单元制动器 | 第36-42页 |
4.2.1 构造 | 第37-38页 |
4.2.2 工作原理 | 第38页 |
4.2.3 停放制动 | 第38-40页 |
4.2.4 闸瓦间隙自动调整器 | 第40-42页 |
4.3 制动倍率、传动效率和制动率 | 第42-44页 |
4.3.1 制动倍率 | 第42页 |
4.3.2 传动效率 | 第42-43页 |
4.3.3 制动率 | 第43-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对大轴重机车制动盘的仿真研究 | 第45-52页 |
5.1 主要技术参数及要求 | 第45页 |
5.2 结构设计 | 第45-46页 |
5.3 材料选型 | 第46-47页 |
5.4 热机耦合有限元仿真计算 | 第47-48页 |
5.4.1 有限元模型 | 第47页 |
5.4.2 计算工况 | 第47页 |
5.4.3 仿真分析结果 | 第47-48页 |
5.5 样品试制工艺 | 第48-49页 |
5.6 制动盘1:1制动动力试验台试验 | 第49-51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6章 CCBⅡ制动机主要部件 | 第52-60页 |
6.1 概述 | 第52-53页 |
6.2 组成 | 第53-59页 |
6.2.1 电子制动阀(EBV) | 第53-55页 |
6.2.2 集成处理器模块(B-IPM) | 第55-56页 |
6.2.3 电动-气动控制单元(EPCU) | 第56-58页 |
6.2.4 其他部件 | 第58-59页 |
6.3 控制逻辑关系 | 第5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7章 CCBⅡ制动机的综合作用 | 第60-67页 |
7.1 自动制动阀作用位置 | 第60-64页 |
7.1.1 运转位 | 第60-61页 |
7.1.2 初制动位、常用制动区及全制动位 | 第61-63页 |
7.1.3 抑制位 | 第63页 |
7.1.4 重联位 | 第63页 |
7.1.5 紧急制动位 | 第63-64页 |
7.2 单独制动阀作用位 | 第64-65页 |
7.2.1 缓解位 | 第64页 |
7.2.2 运转位 | 第64-65页 |
7.2.3 制动区和全制动位 | 第65页 |
7.3 空电联合制动 | 第65-66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8章 CCBⅡ制动机的技术改造 | 第67-75页 |
8.1 技术改造 | 第67-69页 |
8.1.1 重联运用HX_N5型机车 | 第67页 |
8.1.2 给停放制动调压阀安装风表 | 第67-68页 |
8.1.3 自动排水阀日常运用及检修要求 | 第68-69页 |
8.2 加装机车备用制动装置 | 第69-72页 |
8.2.1 HX_N5型机车备用制动装置的特点 | 第69-70页 |
8.2.2 转备用制动装置的条件 | 第70页 |
8.2.3 操作步骤 | 第70-71页 |
8.2.4 使用备用制动装置的注意事项 | 第71-72页 |
8.3 在HX_N5型机车上加装双管供风装置 | 第72-74页 |
8.3.1 双管供风装置加装方案原理 | 第72-73页 |
8.3.2 改造说明 | 第73-74页 |
8.3.3 改造后的要求 | 第74页 |
8.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