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路径创新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6-18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2 主要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8-19页
第2章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概述与理论溯源第19-27页
    2.1 关于理想信念的概述第19-23页
        2.1.1 理想与信念的内涵及关系第19-21页
        2.1.2 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第21页
        2.1.3 理想信念教育的涵义与特征第21-22页
        2.1.4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第22-23页
    2.2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渊源第23-27页
        2.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理想信念的经典论述第23-24页
        2.2.2 列宁关于理想信念的著述第24-25页
        2.2.3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理想信念的论述第25页
        2.2.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论述第25-26页
        2.2.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第26-27页
第3章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地位与作用第27-31页
    3.1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地位第27-29页
        3.1.1 首要地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第27-28页
        3.1.2 核心地位: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成败的重要标准第28-29页
    3.2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作用第29-31页
        3.2.1 理想信念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纽扣”第29-30页
        3.2.2 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主心骨”第30-31页
第4章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路径创新的机遇与挑战第31-35页
    4.1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路径创新的机遇第31-32页
        4.1.1 新时代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开辟新纪元第31页
        4.1.2 新思想贯穿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始终第31-32页
        4.1.3 新目标给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动力第32页
    4.2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路径创新的挑战第32-35页
        4.2.1 新时代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出了新要求第33页
        4.2.2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压力第33-34页
        4.2.3 大数据发展给大学生理想理想信念教育发展增加了难度第34页
        4.2.4 “微媒体”的普及给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威胁第34-35页
第5章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路径创新的原则第35-39页
    5.1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路径创新的根本原则第35-37页
        5.1.1 坚持主导性原则第35-36页
        5.1.2 坚持方向性原则第36页
        5.1.3 坚持与时俱进原则第36-37页
    5.2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路径创新的一般原则第37-39页
        5.2.1 坚持教书与育人的原则第37页
        5.2.2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37-38页
        5.2.3 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第38-39页
第6章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创新第39-46页
    6.1 运用科学思想理论,保证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第39-40页
        6.1.1 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引擎第39-40页
        6.1.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指南针第40页
    6.2 积极开展实践教育,开发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第二课堂第40-42页
        6.2.1 建立健全实践体系,促进大学生与社会的融合第41页
        6.2.2 广泛开展实践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第41-42页
    6.3 优化先进教师队伍,提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保障第42-43页
        6.3.1 注重强化教师自身理想信念,提高影响效力第42页
        6.3.2 加强教师的专业知识的培育,提高教师素养第42-43页
        6.3.3 扩大教师的吸纳,增强教育力量第43页
    6.4 打造新型网络平台,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型载体第43-44页
        6.4.1 运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第43-44页
        6.4.2 运用自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强化教育效能第44页
    6.5 优化高校教育环境,创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环境氛围第44-46页
        6.5.1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凝聚氛围第44-45页
        6.5.2 加强校园舆论环境的建设以优化环境第45-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2页
致谢第52-53页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媒介融合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下一篇:高校—学科二模网构建及在一流学科布局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