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土壤学论文--森林土壤生物学论文

太岳山油松林土壤酶活性对模拟氮沉降及改变碳输入的响应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氮沉降的研究进展第11-12页
    1.2. 土壤微生物的研究进展第12-13页
    1.3. 土壤酶的研究进展第13-17页
        1.3.1. 土壤微生物与酶的互相影响第13-14页
        1.3.2. 氮沉降对土壤酶的影响第14-15页
        1.3.3. 改变碳输入对土壤酶的影响第15-17页
    1.4. 研究意义第17-18页
2.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第18-26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8-19页
    2.2. 研究方法第19-23页
        2.2.1. 样地本底调查第19-20页
        2.2.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方法第20页
        2.2.3. 土壤酶活性测定方法第20-21页
        2.2.4. 样地施氮方法第21-22页
        2.2.5. 改变碳输入方法第22页
        2.2.6. 田间采样第22-23页
        2.2.7. 数据分析第23页
    2.3. 实验设计路线第23-26页
3. 模拟氮沉降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26-37页
    3.1. 引言第26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26-33页
        3.2.1. 氮沉降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第26-27页
        3.2.2. 不同林型间的酶活性差异第27-28页
        3.2.3. 模拟氮沉降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28-32页
        3.2.4. 土壤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第32-33页
    3.3. 小结与讨论第33-37页
        3.3.1. 模拟氮沉降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第33-34页
        3.3.2. 两种林型间土壤酶活性的差异第34页
        3.3.3. 模拟氮沉降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34-35页
        3.3.4. 小结第35-37页
4. 改变碳输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37-46页
    4.1. 引言第37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37-43页
        4.2.1. 改变碳输入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第37-38页
        4.2.2. 改变碳输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38-43页
    4.3. 小结与结论第43-46页
        4.3.1. 不同处理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第43-44页
        4.3.2. 改变碳输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44-46页
5. 结论与展望第46-48页
    5.1. 主要研究结论第46-47页
    5.2. 研究展望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6页
个人简介第56-57页
导师简介第57-58页
导师简介第58-59页
获得成果目录第59-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施肥量与修剪高度对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褐斑病的综合影响
下一篇:柴油机用高压油管材料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