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22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政策执行的兴起及研究途径 | 第10-11页 |
2、关于政策执行的相关理论 | 第11页 |
3、关于政策执行失败的研究 | 第11-13页 |
(四)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第13-14页 |
1、调查方法 | 第13-14页 |
2、资料来源 | 第14页 |
(五) 村庄背景介绍 | 第14-22页 |
1、林村与穷村:恩施州西水村概述 | 第14-17页 |
2、退耕还林政策的出台背景与顶层设计 | 第17-18页 |
3、国家政策预设与林农执行偏差:40%的成活率 | 第18-22页 |
第二章 农民执行退耕还林政策的心理博弈 | 第22-32页 |
(一) 以农业为主农户的“算计” | 第22-26页 |
1、关注得到的-补助 | 第23-24页 |
2、关注自身的-套种 | 第24-25页 |
3、关注眼前的-不管理 | 第25-26页 |
(二) 外出务工农民的“选择性遗忘” | 第26-28页 |
1、穷村的致富路:外出打工 | 第26-27页 |
2、林村不“林”:“被遗忘”的额外收益 | 第27-28页 |
(三) “象征性执行”:农民的理性与国家目标的偏差 | 第28-32页 |
第三章 村干部对退耕还林政策的“选择性执行” | 第32-36页 |
(一) 村干部对退耕还林政策的选择性执行 | 第33-36页 |
1、积极推动:“福利”性的推动 | 第33-34页 |
2、消极监督:“任务式”的验收与“视而不见”的监督 | 第34-36页 |
第四章 镇级政府对退耕还林政策的“行政性执行” | 第36-40页 |
(一) “运动式”的政策推进 | 第37页 |
(二) “形式型”的结果监督 | 第37-38页 |
(三) 软指标与硬指标:乡镇政府在政绩与稳定中的平衡术 | 第38-4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余论 | 第40-46页 |
(一) 退耕还林是这样失败的:自我主导、配合与默许 | 第40-44页 |
1、农民自我主导 | 第41-42页 |
2、村级干部配合 | 第42页 |
3、镇级政府默许 | 第42-44页 |
(二) 谁是农村政策执行的“节点”:行政村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